前言

科技创新推动构筑研究型医院,技术攻坚助力建设“健康中国”。

在科技创新的征程中,逸仙人始终走在前列,充分发挥“国家队”医院在医学创新领域的引领作用,积极开展前沿医疗技术和科学技术攻关创新。

近期,我院举办了2024年度临床医疗新技术评比大赛,评选出内科组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外科组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这些获奖项目不仅体现了我院在临床医疗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更是逸仙人在医学创新道路上不懈追求的体现。

今天,逸仙君继续为大家介绍本次新技术评比大赛中的获奖项目,介绍创新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突破与亮点,见证逸仙人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医院”征程中的坚实步伐。

新技术名片

技术名称

涎腺超声联合AI病理辅助干燥综合征精准病理诊断

团队介绍

科室:风湿免疫科

首席专家:莫颖倩

团队成员:郝少云、柳叶青、欧阳志明、冯俊梅

产生背景

干燥综合征(pSS)是风湿免疫科常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国患者数近1千万,比系统性红斑狼疮更常见。众多临床科室均可能接诊到以不同症状起病的疑似患者,故亟需pSS规范化诊断,避免误诊、漏诊。

干燥综合征诊断存在两大难题,一是唇腺活检虽为重要诊断手段,但属于有创操作,患者接受度低,开展率低;二是唇腺灶性指数作为诊断“金标准”,但因判读复杂,人工判读易出错,耗时长、误差大,许多医院难以规范操作,导致漏诊率高。唇腺病理灶性指数(每4mm2唇腺组织中淋巴细胞灶的数量)对于诊断pSS非常重要。

我院风湿免疫科莫颖倩教授团队结合“涎腺超声评分”与“AI病理辅助系统”两项技术,形成“无创初筛+智能确诊”模式,实现快速规范诊断。依托超声预测活检必要性,减少不必要的有创操作,依托AI系统自动分析唇腺病理图像,精准计算灶性指数,解决人工判读耗时长、误差大的问题。

新技术亮点

亮点一:根据涎腺彩超评分预测唇腺灶性指数阳性概率——临床决策的模型

临床“痛点”:患者不容易接受唇腺活检

解决方案:把患者精准地分为唇腺病理的阳性概率高或者低。阳性概率高的患者能够更容易接受活检的建议,而同时又避免了阳性概率低的患者过早地接受活检。对于需做唇腺活检的疑似pSS患者,首先完成涎腺彩超检查。超声科医生对患者双侧腮腺及颌下腺(共4个腺体)进行超声检查及半定量评分(每个腺体0-4分,最高16分)。风湿免疫科医生根据涎腺彩超评分与患者共同制订临床决策。例如,① ≥9分阳性概率高,建议患者接受唇腺活检;若患者确实存在唇腺活检禁忌症(如重度血小板减少)或坚决不同意活检,可与患者协商将此结果等同于唇腺病理阳性,据此将患者分类为pSS;② <9,≥5分阳性概率中等,建议患者按照临床常规接受唇腺活检;③ <5分阳性概率低,暂不建议接受唇腺活检。

亮点二:发明唇腺病理/灶性指数/智能算法

临床“痛点”:pSS病理标准要求报告唇腺灶性指数,故需测量唇腺面积和大于50个淋巴细胞的聚集灶数量。但是,不少县级医院病理科不报告唇腺灶性指数或者报告不规范,导致患者虽然接受了有创的活检,医生仍无法判断是否符合pSS病理标准。主要原因是国内病理科通常不会专门设置医生看免疫炎症病理,且常规显微镜下难以准确测量唇腺组织面积。

解决方案:活检组织病理唇腺灶性指数AI辅助诊断,风湿免疫科医生根据唇腺灶性指数,判断是否符合pSS病理标准。

新技术意义

目前,我院已建立一站式干燥综合征规范化诊断平台,满足了从筛查到诊断的全流程标准化管理。此外,通过远程会诊,为来自53家医院(23个城市)的60例患者提供专业唇腺病理诊断服务,有效解决了部分医院病理科不报告唇腺灶性指数或者报告不规范的问题。

本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使患者免于盲目活检痛苦,降低了并发症风险。此外,通过AI技术助力基层医院提升诊断能力,推动了干燥综合征规范化诊疗。该技术已惠及众多患者,通过早诊早治延缓了腺体损伤,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来源:医务科、风湿免疫科

责编:黄睿、房诗婷

初审:刘文琴

审核:欧阳霞、任毅

审核发布:杨建林


好看的话,不妨点击分享给好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