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民艺术夜校春季班正式开课,南京西路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教学点推出声乐、花艺、民族舞、戏剧表演等四大特色课程。每周三或周四晚7点,从“Z世代”到70后,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的百余名市民走进“第二课堂”感受文化熏陶,感受“白天上班、晚上学艺”的南西生活方式。



声乐基础班的课堂上,陈江老师以“歌唱气息”为引子,带领学员们探索声音的奥秘。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致的讲解,学员们逐渐理解了气息在歌唱中的核心作用。随后,一曲《萱草花》的练声曲响起,学员们跟随老师的节奏,用新学的气息技巧轻轻吟唱,歌声虽显稚嫩却充满热情。“以前唱歌总觉得力不从心,今天学了气息控制,感觉声音都变得更加饱满了!”一位学员兴奋地分享道。



转至花艺体验课的教室,一股清新雅致的气息扑面而来。林斐斐老师手持鲜花,娓娓道来插花艺术的悠久历史与独特韵味。学员们围坐一堂,眼中闪烁着对美的追求。在动手环节,大家小心翼翼地修剪花材、搭配色彩,每一朵花的摆放都倾注了心思。当一束束独具匠心的花艺作品在手中诞生时,学员们的脸上洋溢着满足与喜悦。



中国民族舞基础班的教室里,音乐悠扬,舞姿翩翩。春晚舞蹈领舞木赛玩尔老师从最基本的站姿、体态讲起,手把手地纠正学员们的动作。绕腕、行礼,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学员们随着音乐的节奏,缓缓舞动身姿。“我一直对民族舞充满好奇,今天终于有机会亲身体验了,感觉整个人都变得更加优雅了!”一位学员在休息时分享道。在这里,舞蹈不仅是身体的律动,更是心灵的释放与文化的传承。


戏剧表演体验班设置在五楼多功能厅。话剧和影视剧演员、导演周海明以“表演的基本概念”为起点,引导学员们走进戏剧的奇妙世界。通过即兴练习和命题单人表演,学员们逐渐克服了初上舞台的羞涩与不安,勇敢地展现自我。有的学员用夸张的表情讲述故事,有的则用细腻的情感触动人心。“站在舞台上,我仿佛变成了另一个人,这种体验太奇妙了!”一位中年学员在表演结束后感慨道。每一次表演都是对自我挑战的一次胜利,也是艺术探索路上的一次宝贵经历。

从职场青年到中年骨干,从民族艺术到现代文化,市民艺术夜校正以普惠性、多样性的课程,点亮市民的夜间文化生活。未来,街道还将持续以市民的文化需求为抓手,不断改进课程设计与安排,进一步升级南西大美育课堂。

记者:彭旭卉

编辑:徐悦琳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