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歌槌响,即是吾乡。4月26日,原创民族舞剧《英歌》将在上海文化广场迎来申城首秀,连演两场。《英歌》讲述当代青年陈心远的一场奇幻之旅,在漫天硝烟中,他明了父亲怀抱的家国大义,帮助母亲了却心愿。剧中父亲陈文耀、母亲林巧儿,是无数中国人的缩影,展现“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民族气概。
近年来,英歌舞火爆出圈,登上央视春晚。它不仅是铿锵有力的街头表演,更是一条流淌在血脉中的情感纽带,串联起个体与集体、过去与当下的深沉共鸣。这种对家的向往,对国之热爱,在无数日夜支撑起游子们的精神世界,是他们勇敢面对生活,勇往直前的精神信念。
4月23日,《英歌》主创主演见面会在上海文化广场举办,通过纪录片、主创主演分享、演员互动体验等,让观众感受“中华战舞”的艺术魅力。该剧由广东省文化旅游厅指导,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广州市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出品,广州歌舞剧院创排演出。“《英歌》将现代和过去乃至未来打通,通过现在年轻人走进父辈那个历史过程当中,回望历史。了解岭南文化、中华文化的渊源之后,让我们更加厚积薄发、珍惜当下,坚持把我们的文化根脉和民族精神传承好、发扬好。”艺术总监史前进说。
舞剧《英歌》由国内一流创作团队精心打造,史前进担任艺术总监,张毅担任制作人,钱鑫、王思思担任总编导,罗周担任编剧,邀请英歌舞非遗传承人给演员进行系统化的集训,力求打造全新样式的英歌题材作品,完美诠释以英歌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髓。
“舞剧《英歌》舞塑造了一个英雄的世界,他们穿着铠甲,戴着翎子,佩着靠旗,在家国危亡之际挺身而出。当他们褪去脸谱、铠甲后,都是一个个生活在我们身边普通的凡人。”总编导钱鑫说:“《英歌》在创作上也在求新求变,没有走一个线性叙事的结构,它是由多维度的一个空间叙事所构成的,回归了它舞蹈本身的一种形式,更多的带给人的是一种感受,一种情感的冲击。”
铁枝木偶、出花园、潮剧、木雕等民俗文化元素与现代舞台艺术融合创新,展现丰富多面的中华文化。这些文化元素超越了地域,连接起共通的中华文明。“希望观众在观剧过程中能够将这些记忆碎片、情感碎片、叙事碎片以及艺术表达碎片,一片一片地拼成自己理解的样子。”总编导王思思说。
“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据服装设计阳东霖介绍,《英歌》服饰大量采用嵌瓷、剪纸、潮绣等元素,通过艺术化再造,将这些中华传统文化以全新的样式呈现在舞台上。剧中还尝试将潮语rap与英歌舞相融合,场面震撼,让观众直呼“上头”。
自建团以来,广州歌舞剧院深挖岭南文化,讲述中国故事。2018年,剧院推出首部以广东醒狮为题材的舞剧《醒·狮》,摘得“荷花奖”;2021年推出当代题材舞剧《龙·舟》,入选全国优秀舞剧邀请展演剧目。2024年12月,又一岭南题材舞剧《英歌》惊艳亮相,该剧入选了第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终评。总经理张毅透露,《英歌》已在全国巡演20余场,之后还将陆续巡演30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