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宋潇 杨涛 实习生 姚媛媛
四月,成都西郊的大邑龙窝子景色宜人,溪流潺潺,野笋鲜嫩,吸引了不少徒步登山爱好者前往,但意外也随之而来。4月20日,正逢周末天气不错,成都市民吴女士发帖称,她们一行6人前往龙窝子大环线徒步游玩时,行至最后三公里迷了路,陷入惊险。好在他们最终找到大路,并果断向村民求助,得以安全返程。对此经历心有余悸的她,特地发了一个网帖,用自己的切身经历给徒步爱好者们提个醒,“徒步旅行并非有腿就行。”
吴女士发的帖子
6人徒步“大环线迷路 ”
兴冲冲进山,天黑还没出山
4月19日即周六中午12时左右,吴女士与好友及家人一行6人前往龙窝子大环线徒步游玩,他们选择沿顺时针方向出发。
然而,刚出发不久,就面临了不小的挑战。吴女士描述:“我们带着小孩呢,明显低估了这条15公里大环线的难度,顺时针方向前4公里需要急速爬升至1600米海拔,垂直上升超过800米。同行的两个8岁男宝虽已有10次登山徒步经验,但这次行程是他们经历过最长、强度最大的一次。”加之当日天气炎热,中午12点阳光正烈,起始1公里的石梯又陡又晒,一行人体力消耗巨大,“孩子爬着爬着就哭了。”
四月底,龙窝子正值耍水和扳竹笋的好时候。“一路上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每走一两百米看到水就停下来玩耍,这大大耽搁了行程。”吴女士说,原本计划6小时走完全程,实际情况却远超预期。“孩子们多次想要折返。在开化寺小溪边分路时,本可以选择前往开化寺大马路乘车返回,但我当时想着随时能转到大路叫车下山,便毅然走进深山,结果几乎进入了无人区。”吴女士回忆,龙窝子大环线后半程路况复杂,最后8公里几乎都在深山半山腰蜿蜒,道路狭窄,左手边就危险的边崖。
吴女士一行人迷路的区域
求助好心村民终得救
当事人:户外旅行不是“有腿就行”
临近天黑,大家心里更担心了,于是吴女士一行开始加速狂奔,试图赶在天黑前出山。然而,当行至牟家岗附近时,他们迷失了方向。
“晚上8点过后天完全黑了,周围植物茂密,难以看清道路。手机里的两步路离线地图提示又存在延迟,走错路也不知道,天黑心慌,娃娃又哭又闹。”吴女士表示,一行人只能在密林中摸索前行,“当时就感觉不对劲,本应下山,却又在爬坡直线上升。”
吴女士一行人当天的爬升图
爬上去之后,幸运的是他们发现了一条大公路。“爸爸看见马路,没选择回头,稳妥安全情况下去找人求助,10来分钟找到了农户。但是娃娃吓哭了,据说蛇也多,后怕。”最终,在村民的帮助下,吴女士一行6人乘坐私家车回到安全区域。
吴女士接受采访时表示,龙窝子大环线景色优美,非常值得一游,但务必尽早出发,走逆时针路线。“一早穿越8公里深山密林,徒步体验肯定很棒。攻略一定做好,量力而行!”她还特别提醒,准备工作要周全,做好应急预案,要携带大功率充电宝、补充能量的巧克力,多补充水分,吃饱后再上山,最好准备一个强光矿灯备用,“看得见就不慌。”
“我发这个笔记也是希望更多人看到,现在带娃娃出来的家庭也很多,大家都觉得‘有腿就行’。不是这样的,一定要敬畏大自然!”吴女士说。
图片来源于吴女士的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