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无人机拍摄的淳化万头奶牛新型农牧产业综合示范牧场项目。记者 张乐佳摄

4月16日,记者走进省级重点项目淳化万头奶牛新型农牧产业综合示范牧场项目(以下简称“淳化万头奶牛牧场项目”),只见成群的奶牛悠闲地晒着太阳。

现代化的智能温控牛舍里,风机和喷淋系统随着温度上升自动开启。顶棚上,绿色光伏发电系统连片架设。不远处的生产厂房里,两台先进的自动化80位转盘式挤奶机可实时进行奶质检测,并将数据传输至中控系统。

咸阳市农投集团副总经理、淳化万头奶牛牧场项目相关负责人刘毓介绍,该项目占地1353亩,将建成存栏1万头的现代化有机奶牛养殖基地,建成后年产鲜奶7万吨,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超过300个。

淳化万头奶牛牧场项目采用集成棚顶光伏发电、粪污沼气发电、智慧饲养等绿色技术,成功实现“牧光互补”,每年可节约标煤超5500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5万吨,发电约2300万千瓦时,实现“种养循环+低碳能源”双驱动。

作为全省畜牧业全产业链项目典型,淳化万头奶牛牧场项目将为陕西打造全国领先的奶牛、奶山羊“双奶源”基地提供关键支撑。

“畜牧业转型升级需要科技赋能,从‘牧光互补’到智能监测,科技创新正在重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刘毓说。

一幅幅现代农业新画卷,正在咸阳徐徐展开,见证着这座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蝶变。今年以来,咸阳市8条特色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持续壮大,重点项目遍地开花,全市“链主”企业在100家以上,“链上”企业超260家,综合产值突破1200亿元。

在永寿县蛋品一号科技产业园300万羽福利化蛋鸡养殖项目现场,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中心、饲料贮存配制中心、功能性蛋制品加工中心等建设正酣。目前,已有160多万羽蛋鸡住进了园区智能化、自动化、标准化的“别墅”。

“该项目采用欧盟2025强制标准福利化养殖方式,项目建成后年产鸡蛋5.13万吨,实现年产值10.72亿元,可有效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增收致富。”该项目相关负责人董阳佳介绍。

今年一季度,咸阳重点项目“进度条”不断刷新。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咸阳精心谋划储备了一批含金量高、创新性强的重点项目,通过优化“五晒五比五提升”行动方案,健全全市重点项目观摩、“一对一”调度会等机制,按月调度,加强管理;对新建重点项目逐个列出开工计划、手续事项清单和服务问效工作台账,按照“成熟一批、开工一批”的原则,组织重点项目开工活动,确保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截至3月底,咸阳市14个省级新建重点项目开工7个,开工率达50%;180个市级新建重点项目开工98个,开工率达54.4%。(记者 张乐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