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火有余烬,贫村才数家。

无人争晓渡,残月下寒沙!

当初金庸在《射雕英雄传》末尾留下这首诗时,郭靖的命运似乎就已经注定是悲剧了,就好比那句“一个人愿意吃苦,他就会有吃不完的苦”,郭靖要当侠之大者,那他就注定会为了天下苍生而牺牲自己。

只是金庸在《神雕侠侣》中还是给了郭靖一个体面的结局,他让郭靖率领群雄击退蒙古大军,守住了襄阳。



(郭靖一家剧照)

可谁又能想到,《倚天屠龙记》中,该来的还是来了,郭靖最终的结局还是以身殉城,甚至就连黄蓉也没能幸免,当真是惨。

不过话说回来,对于金庸而言,一个角色是生是死,都是他大笔一挥的事,既然如此,他为何不保这主角一命?哪怕只让他当个配角,退居二线,如同他在《神雕侠侣》中那般,成为新一代侠客的引路人,不也是极好的吗?

所以郭靖为何非死不可呢?

一、郭靖的选择

都说郭靖是侠之大者,黄蓉没有郭靖就难免会活成一个小妖女。

其实不然,郭靖与黄蓉算得上是互相成就,黄蓉让郭靖了解辛弃疾的事迹,郭靖也让黄蓉有了侠女气质,所以早在《射雕》末尾,黄蓉和郭靖就已经下定决心要一同为天下苍生而战了。

后来面对蒙古高手的来袭,怀着二胎的黄蓉与郭靖也有这么一番深情而又坚决的对话:“郭靖脸色微变,顺手一拉黄蓉,想将她藏于自己身后。黄蓉低声道:‘靖哥哥,襄阳城要紧,还是你我的情爱要紧?是你身子要紧,还是我的身子要紧?’郭靖放开了黄蓉的手,说道:‘对,国事为重!’

所以没有什么能动摇他们坚守襄阳的决心,如此一来,等着他们的结局也就只有一个,就是战死。



(郭靖、黄蓉剧照)

不过,还可能存在变数,比如他们“活下去就能给武林的未来留下希望”呢?

他们夫妇定下的那“倚天屠龙计划”就可以成为他们活下去的理由。

二、倚天屠龙计划

郭靖夫妇不是白白在襄阳城牺牲的,他们的死不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在坦然赴死之前,他们已经制定了“倚天屠龙计划”。

那计划看起来并不复杂,就是将《九阴真经》和《武穆遗书》藏入倚天剑与屠龙刀里,旧版中还有个《降龙十八掌掌法精义》。

接着便将那刀剑分别交给郭破虏与郭襄保管,要破解其中的秘密,就要用刀剑互砍。

但这里有两个问题。

其一,熔铸刀剑需要极高的温度,既然如此,又如何能将秘籍放进刀剑之中,而不损毁秘籍本身呢?

其二,即便刀剑能够一直保存到数十年之后,郭靖夫妇又如何确保最后破解刀剑之谜的人是个正派之人呢?

所以金庸在新修版中修改了这个计划,刀剑之中不再藏有秘籍本身,而是留下了两块铁片,而真正的秘籍则是藏在桃花岛上,那铁片上则刻着藏匿秘籍的地点信息。

但仅仅只是这样的话,这个计划还不完整,或者说是缺少了一个重要的环节。



(九阴真经剧照)

正是“护送秘籍去桃花岛”。

是啊,谁来执行这个任务呢?

原本郭靖夫妇本人来完成这个任务是再合适不过,如此一来,不仅他们自己能保住性命,同时他们也能确保秘籍不会遗失,毕竟以他们的武功水平,世间又有谁能抢走这秘籍?

不过金庸既然让郭靖夫妇留守襄阳,这任务就必然是被交给另一个人去做了,这人会是谁?

答案或许是连张三丰见了都需要跪拜的一位前辈。

三、张三丰跪拜的前辈

《倚天屠龙记》中,黄衫女子的出现是略有几分突兀的,毕竟在前三十二回中,都几乎没古墓派什么事,也就开篇郭襄去活死人墓找杨过未果,提了他们一句,哪料黄衫女一出手,却惊艳了整个武林。

是的,她太强了,同样是一招九阴白骨爪,那周芷若使出来是如同鬼魅一般,而黄衫女却如仙女一般,并且她是轻松压制了周芷若,张无忌只看了一眼,就知道她必胜无疑。

可当年的杨过和小龙女即便学过“重阳遗刻”,也并不包括九阴白骨爪,所以黄衫女是从何处习得此招?



(黄衫女剧照)

说到这里,你大概已经猜到真相了,是的,杨过传承下来的。

再回看郭靖夫妇的“倚天屠龙计划”中那最重要的一环,无疑就是交由杨过来执行了。

毕竟杨过的武功高强,世间难逢敌手,二来杨过也曾在桃花岛上生活,他熟悉那里的机关,无论怎么看,这秘籍由他来护送都最为合适不过。

除了护送秘籍之外,郭靖将《九阴真经》和《武穆遗书》传给杨过还有另外一个好处。

那就是前文提到的第二个问题,日后得到这秘籍的人未必是正派,周芷若就证明了这一点,所以除了“倚天屠龙计划”之外,这两本秘籍还要有另一脉传承,也就是杨过这一脉。

所以郭靖一定会毫无保留的将《九阴真经》中的武功全部传授给杨过,曾经的他只得郭靖指点人生道理,此刻他才真正成了郭靖的弟子,也是郭靖的关门弟子。

如此一来,杨过的传人会原版的九阴白骨爪,也就说得通了。

杨过就是笔者所指的那位连张三丰见了都要跪拜的前辈。



(郭靖、杨过剧照)

也只有这样,郭靖夫妇才能坦然赴死,因为属于他们的时代终归是过去了,他们该做的都做了,有杨过代替他去完成使命,他就可以为襄阳百姓奋战至最后一刻。

同时跳出故事本身,站在读者的角度,也不难理解,老角色也理应在适当的时机退场,把舞台交给年轻一代,也让读者不至于审美疲劳。

无论如何,金庸的安排是合情合理,无论是书里还是书外,都解释得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