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难得君

上周日晚上,在家里陪孩子看了徐克的新《射雕》(手机投屏),我特意买了包瓜子准备边看边吐槽。结果发现瓜子根本用不上,这片子本身已经够让人尴尬到脚趾抠地了。

先说特效郭靖挥挥手就能召唤火球,欧阳锋打架自带黑烟特效,知道的这是武侠片,不知道的还以为打开的是《封神榜》番外篇。现在手游里的技能特效都比这个讲究,人家至少知道火系技能用红色、冰系技能用蓝色。徐导倒好,管你什么武功路数,通通往人物身上堆黑烟白雾,搞得郭靖和欧阳锋活像两个会武功的加湿器。

更离谱的是五绝出场那段。五个武林高手硬是给拍成了五金店门口的雕塑展,摆着抖音网红同款pose定格亮相。

背景音乐倒是够激昂,可配上这些塑料感十足的"武林至尊",简直像超市开业请的草台班子在表演胸口碎大石,孩子奶奶广场舞队形都比这编排得用心。



再说服装。洪七公顶着一脑袋红毛丹似的帽子,丐帮弟子个个穿得像被龙卷风刮过的窗帘布市场。金庸书里写黄药师"青衫磊落",到了电影里直接变成日本武士混搭杀马特。

现在农村红白喜事请的歌舞团,服装审美都比这个正常。徐克团队怕不是从二十年前的《风云》剧组借的衣柜,还专挑最浮夸的那几件。

剧情就更别指望了。开头十分钟用旁白把原著前三十章全念完了,生怕观众不知道自己买了金庸版权。

蒙古大军被拍得跟正义使者似的,铁木真随手一箭就破了欧阳锋的绝世神功,不知道的还以为在看《成吉思汗大战外星人》。

最绝的是南宋官兵个个獐头鼠目,蒙古汉子反而满脸正气,郭靖和黄蓉拦着宋军不去打蒙古人那段,活脱脱汉奸教学现场。

徐克这些年拍武侠片的路数,就跟路边摊炒冷饭一个样。三十年前用钢丝吊着演员满天飞,现在换成电脑特效接着飞;过去拿炸药包当内力,现在改放烟花特效。

要说进步,就是把五毛特效升级成了六毛。当年观众没见过世面,看着人飞来飞去就觉得新鲜。现在连小学生都在玩VR游戏了,谁还吃这套?



更可怕的是这种审美还在传染。现在的古装剧动不动就黑化角色冒黑烟,正派人物闪金光,全是跟这些老港片学的糟粕。

金庸写武功讲究"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到了徐克手里全变成LED灯带乱闪。降龙十八掌拍得像放烟花,打狗棒法搞得跟跳大神似的,武侠片的魂早就被特效淹死了。

有人总说"武侠片没落了",要我说不是类型不行,是拍的人根本不懂武侠。看看李安的《卧虎藏龙》,周淮安在屋檐上追玉娇龙那段,轻功既有飘逸感又带着物理真实。哪像现在这些导演,动不动就让人悬停半空摆造型,牛顿的棺材板都要压不住了。

徐克们最擅长的,就是把武侠片拍成大型Cosplay现场。演员不需要会武功,吊上威亚就是大侠;剧本不用讲逻辑,堆满特效就是大片。

反正总有情怀党买单,拍再烂也能说成"致敬经典"。只是苦了金庸老先生,活着要看自己作品被魔改,九泉之下还得听人吹"徐克创新"。

说到底,观众现在不买账不是武侠过时了,是这些导演还活在录像厅时代。

00后都在用4K屏幕看网飞,谁还受得了这种网页游戏画质的"大片"?

武侠片要想翻身,先把那些花里胡哨的特效关了吧,好好讲个侠义故事比什么都强。

再炫酷的电脑特效,也遮不住稀烂的剧本和恶臭的三观!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