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25 年 4 月起,中国处处可见美国游客的身影。

他们拖着大大的空行李箱,在中国的大街小巷、商场店铺、旅游景点之间,开启了一场疯狂的 “买买买” 之旅。

本以为他们就是纯粹的买东西,可没想到还有其他真实目的!



本文内容和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内容为作品完整存在虚构成分,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省钱才是硬道理·】——»

近年来,美国对中国产品加征高额关税。

这也导致原本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在关税的影响下,价格涨幅甚至高达 245%。

面对如此巨大的价格差异,有个住在加州的家庭主妇算了笔账:



从洛杉矶飞上海的往返机票打折时也就四五百美元,要是一次性买够20件T恤、10双运动鞋,再加上一堆小电器,总价能比在美国买便宜一半多!

这个消息在社区群、Facebook上一传开,大家都坐不住了。

于是,许多美国人开启了一场为省钱而来的中国购物之旅。



«——【·“反向代购”·】——»

看到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后,中国也抓住了这波“流量”。

推出了 144 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还有“即买即退”的离境退税政策。

一方面,符合条件的情况下,这些美国等多个国家的公民,就可以免签在中国停留6天,给足了他们游乐购物的时间;

另一方面,只要外国游客在中国,买到符合退税条件的商品,就可以直接减免 11% 的增值税。

不用再像之前那样,在机场排队办理琐碎的退税手续。



在这样的背景下,“反向代购”这种新兴职业应运而生。

以前总听说找代购从国外往国内捎奢侈品、化妆品,现在风向彻底变了!

越来越多老外当起“倒爷”,专往中国跑着进货。

TikTok上的网红“lulu露露”发了条视频,教大家怎么背着空箱子来中国“搞钱”,播放量直接破十亿。

评论区全是美国网友留言:“原来还能这么玩?赶紧出个保姆级教程!”



在视频中可以看到,这些美国代购的行李箱里塞着折叠购物车、计算器,手机里提前下载好翻译APP和比价软件。

然后就开始在义乌小商品市场、深圳华强北等商品集散地寻找物美价廉的商品;

把货弄回美国也有门道。



胆大的直接买特价机票,扛着十几个超重行李箱过海关;谨慎点的就和国际物流公司合作,把货物拆成小包分批邮寄。

回到美国后,他们将这些商品在网上或者线下的跳蚤市场进行销售。

这些商品在中国采购成本低,而在美国市场又有一定的独特性和需求,因此往往能够获得可观的利润,转手利润高达 40%。



纽约街头甚至出现了反向海淘体验店。

店内陈列着从中国采购回来的各种商品,如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旗袍、功能强大的 4K 投影仪等。

尽管这些商品的售价相较于在中国购买时翻倍,但仍然受到美国消费者的热烈追捧,常常被抢购一空。



«——【·中国市场·】——»

除了“买买买”之外,很多美国人将目光中国广阔的市场。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庞大的消费群体和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所以一些美国企业和商家,会进入中国市场,搜集一手的信息资料。

比如,从事时尚行业的美国游客,就会观察中国各大城市的时尚潮流走向,以便会过后,制定更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产品策略。

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些美国等其他国家的游客,看到了中国的“真实面目”。



«——【结语··】——»

过去老美从电视、报纸上看中国,全是些破破烂烂的画面,说中国还活在几十年前,路上都是牛车,连电灯都不亮。

好多美国老百姓真信了,觉得中国又穷又落后。

可等这些美国游客真来了中国,直接惊掉下巴。



一下飞机就懵了,北京上海的高楼比纽约还气派,晚上霓虹灯一亮,繁华得跟科幻电影似的。

他们坐着时速300多公里的高铁,看着窗外风景唰地往后跑,忍不住掏出手机狂拍,还发视频说“这速度比美国飞机起飞还刺激”。

在城市里,地铁四通八达,用手机扫码就能进站,好多人感叹:“纽约的地铁又旧又脏,跟这儿比差远了!”



回国后,这些游客成了“中国宣传队”。

他们在TikTok上发视频,展示中国商场里的智能购物,街边扫码就能骑走的共享单车,还有夜市里五花八门的小吃。

有个游客拍了自己在成都吃火锅辣到喷火,却停不下来的样子,视频点赞量几十万。

慢慢地,越来越多美国人发现,原来中国这么现代化,这么有意思,和媒体说的完全是两码事。

这种口口相传,可比那些假新闻管用多了!

信息来源:北京商报,2025 年 4 月 17 日,美国人“反向代购”成风潮,4 月外籍来华游客消费笔数和金额上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