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2025年4月,宁波的一位植物学家林海伦如往常一样,穿梭在溪口镇敏坑村的山林里,专注于各类植物的观察与记录。
这片山林植被丰富,是众多珍稀植物的栖息地,对林海伦而言,在这些地方走走确实更容易有新的发现。
就在考察的途中,林海伦一眼看见了一只长相奇特的虫子,和其他大多数虫子不一样,它的脑袋前面好像长着有一对异常发达的螯,就跟咱们见到的螃蟹钳子一样。
林海伦野外考察的经验也有30多年了,之前还从没见过这种奇葩的虫子,于是他就将虫子拿起来放在手掌上查看。
后来林海伦发现这只虫子已经死了,于是就将它在手上摆一摆,拍了一些照片。
此时正好一个老婆婆走过来,看到林海伦在拍照,于是就对他说,当地人都知道这种虫子,因为这玩意可臭了。
只不过它虽然看着不好惹,但实际上却也算是一种比较“温柔”的虫子,不会主动攻击人。
那么这种虫子究竟是什么虫子,为什么当地人司空见惯的虫子林海伦却从没见过呢?
«——【·古老的活化石·】——»
回到研究室后,林海伦查阅了大量专业文献,比对各类昆虫图鉴,最终确定这只怪虫的名字是中华盾鞭蝎。
中华盾鞭蝎是一种相当古老的虫子,大类鞭蝎的化石最早出现在距今大概在3.5亿年前的地层中,这有力证明中华盾鞭蝎所属家族在地球上已存在极其漫长时间。
在漫长进化历程中,中华盾鞭蝎祖先逐渐适应环境,发展出独特身体结构和生存策略。
随着时间推移,地球环境历经无数次剧烈变化,大规模火山喷发、地壳运动、气候变化等,对生物造成巨大冲击,许多物种灭绝。
但中华盾鞭蝎凭借顽强生命力和卓越适应能力,一次次度过难关,顽强生存下来。
进化过程中,中华盾鞭蝎身体结构和生理功能不断优化完善,这些进化特征使中华盾鞭蝎在不断变化的生态环境中保持竞争力,延续种族。
中华盾鞭蝎体型小巧,成年个体体长通常在3-5厘米之间,在广袤的昆虫世界里,显得颇为娇小。
它的头胸部宽阔且坚硬,表面覆盖着一层角质化程度颇高的外壳,质地坚韧,宛如一层天然的铠甲,为内部脆弱的器官提供坚实保护。
同时,这层外壳还能帮助其维持体内水分平衡,使其在不同湿度环境下,都能较好地生存,无论是潮湿雨林,还是相对干燥的山地边缘。
中华盾鞭蝎的腹部相对柔软,呈分节状,由多个体节紧密相连。
这种分节结构赋予腹部高度灵活性,在日常爬行、转弯,或是繁殖、产卵等特殊生理活动时,能够自如伸展弯曲,为其生存繁衍提供极大便利。
而在腹部末端,连接着一根细长的尾鞭,长度一般在2-3厘米,这根尾鞭是其显著特征之一,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华盾鞭蝎头部的螯肢,无疑是其身体最引人注目的部位,也是它在自然界生存与捕食的强大武器。
这对螯肢粗壮有力,表面布满密密麻麻、细小尖锐的齿状结构,犹如精密打造的锯齿,排列整齐且锋利无比。
当锁定猎物,它会以极快速度和强大力量,瞬间伸出螯肢夹住猎物。
在捕食过程中,螯肢不仅用于固定、控制猎物,还能凭借自身力量夹碎猎物坚硬外壳,使内部柔软、富含营养的组织暴露,便于后续进食。
可以说,这对发达螯肢,是中华盾鞭蝎在残酷自然竞争中得以生存繁衍的关键因素,是其生存战场上的制胜法宝。
除了螯肢,中华盾鞭蝎的第一对步足也独具特色,相较于其他三对步足,这对步足格外修长纤细,宛如两根精心雕琢的精巧“探测棒”。
更为特别的是,步足表面均匀密集分布着大量感觉毛,这些感觉毛如同极其敏感的“传感器”。
中华盾鞭蝎体色多以深褐色或黑色为主,这并非偶然,而是在漫长自然选择中逐渐演化出的有效保护色。
在其栖息的阴暗潮湿环境,如布满青苔的石块下、堆积腐烂落叶的落叶堆里、幽深静谧的洞穴内部,深褐色和黑色能使其与周围环境完美融合,让天敌难以发现踪迹,极大提高生存几率。
中华盾鞭蝎是典型夜行性生物,在月光和星光微弱照耀下,凭借敏锐感官和独特身体构造,它们能在黑暗中如幽灵般穿梭自如。
这种夜行性生活方式,帮助它们避开白天高温和阳光直射,减少水分散失,保持身体水分平衡,还能利用夜晚丰富的昆虫资源,在竞争激烈的生态环境中占据一席之地。
当然,这也是林海伦30多年从未见过这种虫子的原因,因为林海伦一般都是白天出去考察,晚上基本上不会出去,和这种虫子活动的时间不一样。
对中华盾鞭蝎而言,潮湿环境是生存繁衍的理想家园,为其提供诸多关键生存条件,其次,潮湿环境中生活着很多微生物和小型昆虫,是其主要食物来源。
在潮湿落叶堆中,常滋生大量蚂蚁、白蚁、蟑螂等昆虫,以及小型节肢动物和软体动物,为中华盾鞭蝎提供充足能量,满足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营养需求。
此外,潮湿环境为其提供良好隐蔽场所,可藏身于潮湿石块下、腐烂木头里、长满青苔的洞穴中,利用周围环境掩护,躲避天敌追捕。
在自然环境中,中华盾鞭蝎常出现在靠近溪流、河流、湖泊等水源区域,以及森林中湿度较高的山谷、洼地等地带。
在中国,中华盾鞭蝎主要分布于南方多个省份和地区,广东的山区和丘陵地带,森林资源丰富,气候温暖湿润,为其提供绝佳生存环境。
云南的热带雨林地区,是中华盾鞭蝎重要分布区域,云南独特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丰富生物多样性,中华盾鞭蝎在这里与众多生物共同构成复杂和谐的生态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中华盾鞭蝎受惊扰时,尾鞭能喷出浓烈醋酸味道液体,这是其有效的防御手段。
这种液体不仅气味刺鼻,还可能对天敌造成一定刺激和伤害,迫使天敌放弃攻击。
在面对鸟类等飞行天敌时,它会利用周围环境,如躲在茂密树叶下或钻进洞穴,降低被发现和攻击的风险。
这也是为什么当地人都知道中华盾鞭蝎,还觉得它特别臭的原因。
参考:
宁波市奉化区人民政府《溪口敏坑村发现“活化石”中华盾鞭蝎》20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