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楼道里可以装摄像头吗?
新条例实施后摄像头成投诉高发点,律师解析判断依据与维权方式
近日,市民王女士向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民声直通车”平台反映,她家住浦东新区三林镇某小区,是一梯两户的户型,去年10月,对门邻居在家门上安装了一个小型监控探头。王女士担心自己家也进了监控范围,与邻居进行了沟通,但效果并不理想。居委会工作人员、社区民警也曾上门调解,邻居表示,安装摄像头是出于安全考虑,不愿意取下,仅微微向下调整了角度。最终,为了避免邻里纠纷升级,王女士只得接受现状。
4月1日起,我国首部系统性规范公共安全视频管理的《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施行。王女士面临的困境是否能够得到解决?
摄像头成投诉高发点
邻里之间因怀疑被摄像头侵犯隐私而产生的投诉有不少。有人担心进出家门的图像被别有用心地保存;也有人担心,按门锁密码的操作被拍摄会导致密码外泄。
家住大连西路某小区的姜女士说,邻居曾在露台公共区域安装了一个摄像头,角度经目测可以拍摄到她家窗户。经过民警、居委会工作人员多次协调,不久前,对方拆除了这个摄像头。
普陀区长寿路街道某小区,有居民反映称,对面低层建筑物上安装了两个摄像头,角度和其他对着小区主要路口的公共摄像头不同,是45°斜向上的,对着居民楼阳台一侧,且摄像头旁边还配了探照灯。居民认为,这样的摄像头侵犯了居民的隐私,要求有关部门监督拆除监控摄像头和探照灯。
为何安装这两个摄像头?居委会工作人员解释,由于此前发生过高空抛物伤人事件,物业在一些合适的位置安装了摄像头,主要是为了防止意外事故再发生。但居民的隐私也在拍摄范围内,怎么办?工作人员解释:“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去看监控的,如果发生了高空抛物伤人事件,物业才会调阅监控。”
此外,也有很多市民得知新条例施行后,来电咨询对于邻居安装摄像头进行制止或限制是否有条款支持。
李先生居住在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某小区。他告诉记者,一年多以前,同楼层的一位邻居为了制止楼道吸烟行为,在楼道窗口处安装了对着电梯口的监控摄像头,整层楼居民进出电梯都会进入拍摄范围内。近日,得知新条例发布后,他便拨打“12345”,建议相关部门按照条例要求,对这个摄像头进行处置。
安装需避免拍到隐私区域
4月1日起,《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正式施行。哪些地方不允许安装摄像头?家门口、楼道是否在禁止区域内?发现自己的隐私区域可能被拍摄到,该怎么办?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邢鑫。
邢鑫表示,对于在没有被明令禁止的区域安装摄像头,其限制条件是不得拍摄、采集到他人的隐私区域,并且安装者需要对摄像头的采集范围有所标示。
他进一步解释,一个地方是否可以安装摄像头,最核心的判断依据就是该摄像头能否拍摄、窥视他人隐私的区域。家门口、楼道等区域,在不拍摄到他人隐私区域的情况下,是可以安装摄像头的。如在小区内其他区域安装摄像头,需要注意安装位置与拍摄角度,应当避开他人卧室、阳台等隐私区域,并且对拍摄区域设置显著标识。
如果发现他人在自己隐私区域附近安装了摄像头,邢鑫建议,首先要对该摄像头是否会拍摄到自己的隐私区域进行确认。如果确实拍摄到自己的隐私区域,可以与邻居协商,通过居委会、物业协调,也可向公安报案,或通过民事侵权诉讼解决。民事诉讼需要准备的主要证据材料是摄像头的位置以及拍摄区域;和邻居的协调沟通记录或居委会、物业主持下的协商记录或公安机关相关文书。
律师还提到,根据新条例规定,如果智能门锁、智能门铃等设备,具备图像采集的功能,那么这些设备也应属于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受到该条例的规制,因此对于他人的隐私区域应当避免拍摄,安装者需要标识拍摄区域。
(来源:解放日报 记者 郑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