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97年,一位中年女性从黑龙江鹤岗一路奔波来到了兰州47军的驻地要见他们的首长黎原。首长出现后,她泪如雨下焦急地喊出一句话,令所有人吃惊不已:

“快救救俺爹吧!没有钱治病了!”

黎原连忙询问她:“你的父亲是?”

话音一落,女子从自己的行李中找出了几张泛黄的纸,看起来已经保存了好多年。

拿到女子提供的证件,黎原惊讶地说:

“这是复员证、这是荣誉证书、这是……天啊,你的父亲竟然是失踪四十多年的特级功臣张国富!”。

他赶紧安顿好焦急的女子,把事情报告给上级,上级得知立刻安排相关事宜:所有费用依法依规由国家承担!

这位张国富如何立得功勋?又为何沦落到医药费都不能凑够的地步?看完才知道这是一位多么伟大的老英雄!



一、功臣的养成

1931年,张国富出生在吉林榆树县新立镇下甸屯子里一户再普通不过的农民家里。从出生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和他的家人就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随着年纪的增长,张国富对贫困的认知越来越深刻,他想作出改变替家人分忧却又无能为力。

终于,年纪尚小的他听说了革命的事情,他们的红军发起土地革命让农民有地种,他们的八路军赶走了侵略者……数不清的功绩让他如雷贯耳,他也想加入共产党的军队。

党的军队永远都是雨露均沾,让张国富有动力真正投身到革命中的,不仅仅是这些光辉事迹,更多的是他们已经在潜移默化地过程中改善了劳苦百姓的生活。



1946年,革命的队伍再一次来到这片土地,就像家人回乡省亲一样,他们就是解放军。他们在那里打退了“反动派”,推倒了让农民透不过气的大山,共产主义的光芒在这个小村子绽放出了绚丽的光芒。

张国富体会到解放后,心中对解放军和党又一次产生了巨大的敬佩。旋即告别家里以15岁的年纪就转而参军,跟着47军的英雄们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48年,表现出众的张国富成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是组织对他的信任、认可与鼓励,也意味着他肩膀上将会扛起更多的责任,这是他梦寐以求的。

自那之后,张国富一路从普通的战士先后提升到了班长、排长、副连长等职位。



二、孤胆英雄

虽然张国富参军的时候还只是个孩子,但他却从来没有抱怨过,所有的事情都没有落下过他的身影。

1947年,张国富参军还不满一年就已经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战士。战场上雷厉风行不畏枪林弹雨,战场下艰苦奋斗团结同僚农民,英勇和温柔在他的身上得到了集中体现。

那年5月,解放军向东北反动派进行了夏季大总攻,张国富也在其中。当时,他所在的独立第三师第九团奉命攻打吉林市北面的江密峰。

那里地势险要,又有敌人提前修筑好的防御工事,作战难度非常大,双方激战超过十多个小时。



枪林弹雨里大军挺进,只剩下最后一个345.6高地没有拿下,只要打下那里,反动派的军队就再也没有能够躲避的地方,等待他们的就只有兵败。

总攻的号角响起,战士们迎着敌人从高地上倾泻而来的弹药无畏地冲锋。

敌人的机枪响起,正在冲锋的战士们猝不及防,以排为单位一个接一个地倒下。

躲在战壕之后伺机而动的张国富看到这样的场面,内心涌起了难以言表的激愤,他绝对不能眼睁睁地看到战友们失去自己宝贵的生命!

趁着我军压制了敌人的火力,张国富从战壕之中一跃而起,不顾一切地冲进了敌人的战地指挥所。



“缴枪不杀!”正在指挥所里忙碌的反动派军官突然听到了这样的叫喊,循声看去正是张国富。只见他喘着粗气,脸被烟熏得漆黑,手上还举着一颗手榴弹。

这可不是开玩笑,手榴弹一打开,在座的所有人都逃不掉。反动派军官意识到这一点后纷纷投降。

就这样,16岁的张国富仅凭一个人就俘虏了敌人的多名高级将领,其中甚至还有反动派的中将赵伯昭。指挥官都被俘虏了,敌人很快就败下阵来,张国富的英勇为我军减少了很多伤亡。事后,他被组织记了大功一次。

张国富在战场上出色的表现发生在1948年9月打响的辽沈战役之中也就是他那一次的英勇表现,被我军嘉奖为特等功臣”。



当时,张国富所在的部队奉命攻打身在胡家窝棚的廖耀湘的司令部。

当时敌人不仅有坚固的防御工事,还有大量的重武器。我军与敌人胶着很久,冲锋几十次都没有攻下。时间就是战机,他们只有攻下那里,才能支援在战场上英勇作战的兄弟们。

在为数不多的时间里,张国富已经记不清这是我军战士们发出的第几次冲锋了。此时,他根本不在乎对面飞来的子弹,只是义无反顾地向着自己的目标飞驰而去。

爆炸声在张国富的身边响起,他脑袋一晕便被席卷而来的气浪吹倒,又是一次冲锋被阻。部队赶紧发出撤退的指令以减少伤亡,但成功退回来的战士们之中并没有张国富的身影,难道他阵亡了?



冲锋的号角再一次如雷鸣般响起,数不清的战士们伴随着炮火声从掩体后面疾驰而来。就在这时,他们看到身前有一个瘦小的身影从废墟中站了起来,是张国富,他还活着!

张国富拉开了手榴弹,瞄准最近的敌人投掷了过去。爆炸声响起的瞬间,他一个跟头翻到旁边,抬起那里的爆破筒一跃而起,以最快的速度上前冲锋,目标:敌人的指挥部!

“赶紧让你的部队放下武器投降!不然今天谁都走不了!咱们同归于尽!”

张国富用爆破筒对着敌人的军官说。他又一次冒着枪林弹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孤身挺进了敌军的主力。

敌人的指挥官见状,吓得全身发抖,连忙下令全体部队停火投降。



另一边,正在奋战的我军的战士们,突然听到对面的炮火声停止,立刻全速冲锋,仅在几分钟内就拿下了廖耀湘的司令部。

敌人的指挥部哪是那么好进的,但张国富仅凭一己之力在战友们的掩护下冲了进去。这背后的英勇已经难以用语言形容,他从一开始就将生死置之度外。

由于张国富的杰出贡献和英勇表现,这场战斗给我军节省了大量时间、人员伤亡和武器弹药,加快了整个战役的推进速度。

战后组织给了他“特等功臣”的荣誉称号,要是没有他急中生智,可能还会有更多的战士们牺牲。

1950年,张国富作为全军的78名特级战斗英雄之一,受邀到北京参加会议。会议结束之后,毛主席还亲自接见了他,在合照的时候,主席见他身材瘦小,专门把他安置在了第一排,站在周总理的身边,还打趣地说:“来小同志,你快和恩来比比身高!”



随后张国富还和其他的四位特等功臣一同去到了毛主席的住处,并与主席一同就餐。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张国富第一时间报名成为了一名志愿军。在1951年随部队奔赴战场,保家卫国怎么能少得了他的身影!

敌人在当时展开了“秋季攻势”,飞机大炮、坦克机枪纷纷加入战场,数不清的炮弹像雨点一样落下。

张国富和他的连队奉命守卫一处高地,不管是敌人的炮弹落下,还是大部队的冲锋,他们都岿然不动。

七天八夜的炮火倾泻下,同志们一个又一个倒下,到了最后,只剩下张国富一个人坚守。彼时,他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孤胆英雄”



高地之下,敌人即将开始新的冲锋,张国富把所有的弹药围拢在身边。他只给了自己两个选择,要么为国捐躯,要么打退敌人,反正就是不能丢下阵地做逃兵!

哪怕只有一个人,他也打出了犹如千军万马的气势。他据守险要之地,居高临下凭借一己之力阻止了敌人的好几次冲锋,即便身负重伤也不退一步!

最后侧面战场突破,高地之下的敌人全部撤退,张国富真的坚守住了阵地。

随后,张国富带着一身伤回到了部队里,当上级指战员们得知战士们全部阵亡只剩下他一个人时,这些饱经风霜和残酷战场的高级干部不住地流下眼泪。

不久,张国富被送到了长春养伤。后来每当他回忆起那次战斗,都会默默流泪。



三、绝不给国家“添麻烦”

从长春的医院康复后,张国富被送到了军校进修培训,但还没结束,他就申请回到原籍。

回家之后,当地政府接待了他,他们非常重视这些为国家做贡献的功臣们。本来想安排张国富参加工作,但却被他拒绝了,他说:“我只想好好务农。”

既然如此,政府能做的也只有慰问他,但张国富总觉得自己这样是给国家“添了麻烦”。又过几年,他改名为张国福,离开了家乡到了鹤岗谋生。

起初张国富在矿务局的消防队做消防员,随后不久那支队伍被解散重置,张国富不能继续任职,就在矿务局的工厂做了火药工,这一做就是二十多年。



张国富家中一共七口人,五个儿女。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就只挤在一间12平米的小房子里,生活非常贫困,以至于张国富都不舍得多吃自己的工作餐,而是留给妻子儿女们。

有时候他有空,还会带着儿子去拣煤球换钱补贴家用。

按理说他本可以拥有体面的工作和薪资,但哪怕吃不起饭,他也没有向国家提出要一点点补偿。

1986年,张国富退休。包括他的儿女妻子在内,都不知道这位看起来非常普通的工人竟然是国家的特等功臣,儿女也只在他的寥寥数语中得知自己的父亲以前当过兵。



有一次,张国富的女儿去西安,探访了当年父亲参与的47军军部。在不经意间,她竟然看到了军部的功勋墙上挂着父亲年轻时的照片和名字,这时她才知道自己的父亲竟然是国家的特等功臣。

回到家,在儿女们的一再追问之下,张国富拿出了埋藏多年的证件和证书,坦白了自己特等功臣的身份,讲述了那些年的故事。

另一边,原军队首长穆建华和黎原一直都在寻找失踪的英雄张国富,但因为他做事低调,多年来没有一点线索。

1997年,张国富一直咳嗦不止,家人带他去了医院才发现因为长年在火药厂上班,他已经身患重病,肺部也出现了积水。

住院的日子花钱如流水,儿女们几乎花光积蓄为父亲治病。眼看就要没钱了,大女儿迫不得已带上父亲的相关证件,瞒着父亲到兰州47军总部找到了黎原,这才有了开头的故事。



终于找到老英雄,黎原把事情上报给国家,穆建华亲自把张国富接到了北京三〇一解放军医院。

医生在做手术的时候发现,张国富肺部的病变已经极为严重,最早的病根就来源于朝鲜战场那次坚守了七天八夜的战斗!

治疗期间,军队干部、战友、政府都来看望他,问他有什么需要。老英雄说话不便,只能一字一顿地说道:“希望……党和国家一直好。”

直到病入膏肓,老英雄记挂的还是党和国家,无私地把自己其他的需求都抛之脑后。



1998年7月11日,这位英勇的战士,国家的特等功臣刚被世人知晓,却因为积年累月的肺病与世长辞。

张国富老英雄在战场上英勇,在战火后的和平年代低调生活,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是高贵的。

过去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后来他也不用国家帮助,这种坚定和勇敢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的。

在此也希望所有的人民英雄都不被埋没,脱离贫苦走向更好的生活,因为现在的美好,正是他们在炮火中缔造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