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赖志凯 通讯员 刘洋 王旭

发布全市首个构筑安全放心网络消费环境的维权指南;创新开发北京市场监管系统首个“接诉即办大数据指挥平台”,累计办理群众诉求53万余件;推动北京市首个“外籍人员按照简化流程注册企业”落户丰台,将办理时限由3个月大幅压缩至1天……4月17日,记者从“遇见丰台·众汇京彩”——北京市丰台区营造良好消费营商环境成果创新发布活动上获悉,丰台区通过制度创新、平台赋能和数字化升级等,推动消费营商环境改革举措持续落地,进一步擦亮“丰宜服务”品牌。


数智护航织密监管网

在网上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如何维权?碰上“霸王条款”怎么办?数字经济时代,伴随网络交易方便快捷、选择丰富、购物成本降低的同时,售后服务、诚信经营等问题大幅增加,消费纠纷频发也制约了销售企业的收益增长。

为了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建设成果,提振消费信心,激发消费潜能,丰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丰台区消费者协会今年围绕中消协2025年消费维权年主题,发布了全市首个网络消费维权指南。“《丰台区构筑安全放心网络消费环境维权指南(2025版)》包括科学消费、细鉴别,法律途径、保权益,协商投诉、留证据等七大方面。”丰台区市场监管局二级调研员王宏镭说道。

记者从这份消费指南中看到,该指南详细介绍了消费者保护自身权益的路径。比如在遇到消费纠纷时,要注意留存证据材料,可选择投诉至平台客服,也可通过“全国12315平台”微信公众号或小程序、拨打北京市消费者协会96315热线、北京市政府12345热线等方式进行投诉。

与此同时,丰台区着力推动消费领域“接诉即办”工作不断创新,记者了解到,自2019年以来,丰台区市场监管局坚持“一条热线连政民”,已累计办理群众诉求42万余件。为促进接诉即办工作提质增效,丰台区市场监管局创新开发并正式发布全市市场监管系统首个“接诉即办大数据指挥平台”。该平台可以实时监测闭店店铺、高频诉求等风险问题,及时发布风险预警,有效提高了对消费领域风险诉求的应对处置能力。2024年发布风险预警215期,平稳应对重点事件111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600余万元,实现了“办理过程精细化、分析研判精确化、执法监管精准化”的接诉即办运转体系。

“通过智慧化治理,2024年共办理接诉即办诉求11.68万件,实现降量5.5个百分点。其中,食品安全类诉求同比下降22.3个百分点,预付费退费类诉求同比下降14.3个百分点,收效良好。”王宏镭说道。

“一站式”平台助民利企

“过去我们办理一次认证,需经过在本国国家认证、递交大使馆、寄回中国等繁杂的办理流程,若重新公证认证至少等15天,‘三地互认’后,我在佛山完成注册拿到北京,在线上仅几个小时就完成了认证,真是省时省力!”近期,丰台区、杭州市、佛山市三地市场监管部门联合签订的《开展外国投资者主体资格文件三地互认办法(试行)》正式实施,3月20日,肯尼亚投资者约瑟芬女士从丰台区拿到了“互认办法”实施后的首张营业执照。

“这是丰台区帮助企业‘一站式’便捷高效办事的缩影。发布‘互认办法’,不仅标志着丰台在优化营商环境领域取得制度性突破,更是区域协同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实践。”丰台区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凰介绍,近年来,丰台持续提升外资企业准入便利化水平,打造更加便利、高效的外资企业登记准入模式,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

创新发布上,《丰台区市场监管局集成服务包》也正式发布。“‘集成服务包’整合市场监管领域32项高频服务事项,覆盖市场准入、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方便企业群众办事,助力企业发展。”孙凰说,今年以来,丰台建立了“1+1+5+X”为企服务模式,即组成1支“专业干部帮办代办”团队,为企业提供“主动办、精准办、无忧办”的准入服务;制定1个集成服务包,提供市场准入、质量发展、合规指导、安全监管、权利维护5项基础服务以及X项个性化延伸服务,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

同时,还发布了丰台区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及应用成效。该平台融合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质量管理等要素资源,面向企业、产业、区域提供全链条、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基础设施综合服务。自2023年11月成立以来,线上浏览量突破800余户次,累计服务企业400余家次,助企减免费用达8.53万元。

特色消费场景加速落地

位于丰台区南四环的新发地市场,作为首都重要的农产品供应基地,承担着全市70%的农产品供应任务,被誉为北京市民“菜篮子”“果盘子”。如今,新发地正通过开设常态化市集,融入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近几年,在丰台区委、区政府的引领下,我们加速线上线下融合,积极推动农产品交易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新发地农博公司总经理贾晓鹏说。

贾晓鹏介绍,在丰台区商务局的牵头下,新发地将成立新发地集采集配联盟,整合批发商、采购商、种植养殖企业以及金融、物流等服务资源,打造覆盖全链条的合作平台。联盟将以线上线下融合的模式,推动统一标准、统一配送、统一服务,实现规模效应,进一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通过引入智能配送系统优化路线规划大幅缩短配送时间,同时依托集采集配联盟的规模优势,采取集中采购和价格磋商机制有效降低中间环节成本,让市民享受到更优质、更实惠的服务。

类似的特色消费场景,在丰台并不鲜见。“生活服务业是提升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最直接的服务行业。丰台区持续加强服务供给能力建设,鼓励场景创新、业态融合、产业聚集,构建功能更加齐备、服务更加优质、管理更加高效的生活服务业体系,提升辖区居民生活的便利性和满足感。”丰台区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会利现场发布了丰台区促进生活服务消费工作情况和亮点措施。

近年来,丰台区已累计完成63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居民生活便利性得到较大提升。绘制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网点地图,实现了一键式搜索、联系、导航等功能。

此外,加快打通家政服务“最后一公里”,推进家政进社区活动,鼓励家政企业以独营、嵌入、合作、线上等方式进驻社区,发动辖区养老驿站、物业公司、超市便利店、餐饮等企业,鼓励增设家政服务业态,加强融合发展,不断优化网点布局。立足拥有新发地市场等较大规模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优势,加快推进大宗食材集采集配,印发专门的指导意见,促进食材集采集配工作,进一步提升供应保障能力,稳定生活必需品价格。

眼下,丰台区还全力推进“国际美食之都”建设。近几年,丰台餐饮行业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新服务、新业态等相继涌现。西雅俄式餐厅等44家餐饮首店品牌落地,提升餐饮国际化水平;福建菜馆成为全区首家米其林指南入选餐厅;第一批34家“丰台老店”集中亮相。

政策红利加速“首店”效应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说了算。本次创新发布中,叮当快药、宋家庄鱼市等企业代表也来到现场,畅谈在良好的消费营商环境下企业的发展情况。

每天早晨,叮当智慧药房的人工+智能分拣系统就开始高速运转。依托智慧化指挥平台,该企业实现了从药品采购、仓储配送到终端服务的全流程质量管控,每一盒药品都可追溯来源,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

叮当智慧药房(北京)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汪献忠介绍,为了提升消费者满意度,公司还建立了快速响应机制和先行赔付制度,95028客服热线和专业服务团队24小时待命,确保消费者诉求得到及时妥善解决。叮当智慧药房已在丰台开设门店,实现了街镇药品配送的全覆盖,成为社区居民信赖的“健康守夜人”。未来,叮当快药还将探索“药店+中医门诊”等创新模式,为居民提供更加多元的健康服务。

“我们则在项目落地时,从办理证照到商圈资源联动,享受到相关部门提供的一站式服务。”宋家庄鱼市·湘野土菜餐厅创始人杨金祥说,经过数年发展,丰台区已形成“老社区烟火气+新商业增长点”的独特优势,宋家庄鱼市位于方庄南路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内,商业业态成熟、网点布局聚集。“我们希望通过首店落地,打造区域商业业态升级的‘微样本’。”

从制度创新到数智赋能,丰台区以“首创”力量持续破解消费维权堵点、外商投资难点、便民服务痛点,构建起全链条营商环境服务体系。未来,丰台还将持续释放改革集成效应,让“首创”基因催生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消费营商环境建设新模式。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