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年代,我军当中有没有山头呢?有人认为没有,有人认为有山头不是一件好事情。那么毛主席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他说:“中国革命有许多山头,有许多部分。内战时期,有苏区有白区,在苏区之内又有这个部分那个部分,这就是中国革命的实际。离开了这个事际,中国革命就看不见了。内战之后是八年抗战,抗战时期也有山头,就是说有许多抗日根据地,白区也有很多块,北方有,南方也有。这种状况好不好?我说很好,这就是中国革命的实际,没有这些就没有中国革命。所以这是好事情,不是坏事情。坏的是山头主义、宗派主义,而不是山头。”
由此可见,战争年代,我军当中是存在山头的。这是由当时的客观条件形成的,比如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革命的烈火是选择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地带,一处一处分别点燃的。各块根据地基本上都处在敌人的包围之中,交通阻隔加上通讯困难,根据地之间要想直接联系存在不少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不少根据地只能在上级的指导下,独立自主地和敌人作战,时间长了,就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山头。
比如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的三个方面军和陕北红军,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三个师和新四军,解放战争时期的五大野战军,就是各时期的主要山头。1955年秋季的时候,我军举行了历史上第一次大授衔。授衔的主要依据除了资历、职务和战功之外,还要考虑到一定的山头因素。比如阎红彦,大授衔的时候,他已经不在军中任职,但作为陕北红军的代表,还是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这次大授衔一共产生了一千多名开国将帅,其中将近半数的开国将军都出自红四方面军。作为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徐向前堪称山头最大的元帅。红军时期,他是四方面军的总指挥。巅峰的时候,四方面军的总兵力超过了8万人,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时候,中央红军和红二方面军的总兵力都是一万多人,红四方面军有4万余人,兵力在三大方面军中是最多的。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徐向前先是担任八路军129师副师长,不久后被派往山东,担任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统一指挥山东境内的八路军和苏北一带的抗日力量与日伪军作战。当时山东境内的八路军,除了黎玉的山东纵队之外,还有陈光任代师长的115师,他们都归徐向前指挥。后来115师的主力和山东根据地的主力构成了四野的基本盘,留在山东的部队则成了华野的主要来源之一。
1941年,徐向前离开山东回延安,参加七大,期间在一次骑马的时候发生了意外,腿部受伤,被迫入院治疗。伤好后,徐向前担任了一段时间的抗大校长,1942年出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这支部队是后来一野的前身。抗战胜利后,徐向前先后担任过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和华北军区副司令。从这番经历中不难看出,徐向前在五大野战军中都担任过非常重要的职务,说他的门生弟子遍布全军也不为过。
作为山头最大的元帅,徐向前的开山大弟子和关门弟子都是谁呢?他们各自都取得了哪些成就呢?徐向前的开山弟子当属李先念。红军时期,红四方面军中能打硬仗的将领很多,他们当中不少人或多或少都受过徐向前的点拨。但受过一对一悉心教导的人却少之又少,李先念就是其中之一。1932年,红四方面军取得了黄安、商(城)潢(川)、苏家埠和潢(川)光(山)四大进攻战役的胜利。
部队打了大胜仗,大家都很高兴,到处都是一片欢庆的氛围。李先念却在自己的房间里对这四大进攻战役进行复盘,并对徐向前的指挥艺术进行仔细揣摩。遇到自己搞不明白的地方,他就当面向总指挥请教。部队打了胜仗,不少人只顾着高兴,李先念却能静下心来揣摩打胜仗的原因和过程,徐向前对此十分高兴,决心对这个年仅22岁的团政委重点培养。
在徐向前的悉心教导下,李先念的军事指挥才能短时间内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仗也越打越好,几年后升任军政委。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李先念跟随徐向前渡过黄河与马家军作战,由于多重原因,西路军经过苦战后最终失利。徐向前和陈昌浩回延安向上级汇报,余部由李先念负责统一指挥。当时王树声也在,他是红四方面军的副总指挥,按照常理来说,理应由他来指挥西路军余部作战。
但徐向前却选择了李先念,足见对他军事指挥才能的认可。李先念也不负所望,率领西路军余部数百人经过艰苦转战后到达新疆迪化,为中国革命保存了一批骨干力量。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李先念进入新四军任职,担任过第5师师长兼政委和鄂豫皖湘赣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等职,期间率部多次和日伪军作战,立下许多战功。抗战胜利后,李先念担任过中原军区司令员和晋冀鲁豫野战军副司令,指挥了著名的中原突围。
1955年大授衔的时候,李先念本可以授大将,但由于他已经不在军中任职,因此没有参加大授衔。后来李先念的成就很高。每逢节假日,他都会去看望徐帅,有时候工作太忙无法分身,就亲自打电话问候,还常对身边的人说:“在军事上,徐帅是我最好的老师。”
有开山弟子,自然也就有关门弟子。那么徐向前的关门弟子是谁呢?他就是王新亭。解放战争全面爆发后的第二年,徐向前空降华北,担任华北军区副司令。当时徐向前几乎是孤身一人来到山西的,可以依靠的部队只有晋冀鲁豫野战军留下来看家的第8纵队。当时王新亭是8纵的司令兼政委,他虽然是红四方面军出身的将领,但红军时期和八路军时期主要从事政工工作,而徐向前是军事指挥员,因此这两个时期二人之间的交集不是很多。
这一次徐向前空降到华北,主要任务就是解放山西。虽然8纵由于成立时间比较晚,底子薄,实力在晋冀鲁豫野战军下辖的几个纵队中比较靠后,但徐向前也只能把8纵当成主力来使用。因为除了8纵之外,其他的都是地方部队和游击队了。徐向前以8纵为骨干,又升级了地方部队,组建了一个兵团,这就是他和阎锡山作战的全部兵力。
由于长期从事政工工作,很少直接指挥部队作战,因此王新亭的军事指挥才能稍弱。徐向前来到华北后,对他悉心教导,传授了许多作战技巧。在徐向前的帮助下,王新亭的军事指挥才能得到了不小的提升,成了徐向前这一时期的左膀右臂,为山西全境的解放立下了汗马功劳。1955年大授衔的时候,王新亭被授予上将军衔,并获得了三枚极为宝贵的一级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