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关品方

毛泽东主席在1939年提出:“三大法宝”是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的关键策略。分别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重要法宝。通过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对抗敌人。统一战线始终是中国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攻坚克难的重要法宝。



笔者的理解,“四个自信”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包括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精神动力。统一战线建设,关键之一是对“四个自信”内涵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宣传,掌握话语权,驳斥奇谈怪论,思想上卓然成家,意识上团结人民。中国今天,屹立在全世界各民族之林,站稳在世界舞台中心。从联合国到上合,从金砖10到东盟10+1,再从G20到“一带一路”;“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中国在全球范围充分运用和发挥统一战线这一法宝,取得伟大的成绩。

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另外两项法宝,以后再说。昨天笔者谈到李卓然在遵义会议发挥的重要作用,还有他率领西路军余部从祁连山经乌鲁木齐返回延安的英勇事迹。笔者认为,李卓然是团结同志、统一战线工作的典范。

1937年12月,毛泽东在延安会见了李卓然和李先念等西路军余部。毛泽东说,“西路军是失败了,但这不是说西路军的干部和战士没有努力。他们是英勇顽强的。西路军战斗到最后,由你们带领同志排除万难到了新疆。这种坚定的行为,除了共产党人领导的红军,是其他任何军队也做不到的。我们中国革命的前途是伟大的,中国革命一定会取得最后胜利。”



李卓然在政治理论和宣传工作方面十分出色。他回到延安后,历任总政宣传部长、陕甘宁边区党委宣传部长、西北局宣传部长、西北文化工作委员会书记、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主任和西北军区政治部主任等职。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李卓然为边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宣传、文化和教育工作作出了贡献。

笔者认为,李卓然投身革命,是书生型知识分子。他十分重视调查研究,终生不渝。1941年9月至11月,他带领调查组做了近10万字的调查实录和分析,实事求是地反映了边区的情况。他善于团结群众,长于抵制过“左”的做法,是践行统一战线的典范。李卓然爱护革命知识分子,多少年来保护了一大批知识分子干部。李卓然做过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参加过清查张国焘错误路线,亲身经历过斗争的复杂曲折,因此在政策把握上表现稳健。实事求是的主要对立面是极‘左’思想,不实事求是,不考虑实际情况,假大空的调门提得很高的做法,李卓然自始至终都坚决反对。

建国后,李卓然任东北局常委兼宣传部长、东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东北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等职。他团结广大知识分子,有效地进行教学改革,建立了一些重要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他团结广大文艺工作者,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在他的领导下,文化艺术工作十分活跃。

1954年,李卓然调到中央,任中宣部副部长兼中央马列学院院长,专门培训党政军高级干部,当年中央认为李卓然是最适合的校长人选。1959年以后,李卓然虽仍任中宣部副部长,可惜因积劳成疾,已不再分管实际工作。



1965年,李卓然(66岁)陪周恩来观看空政文工团演出的话剧《女飞行员》。周恩来因事晚到,入场时观众起立鼓掌。周恩来向观众招手示意后,径直向李卓然走去和他热情握手,关怀备至。他们两人当年一起留学法国,屈指一算,已是45年前。周总理对李卓然的革命情谊如此深厚,笔者认为原因之一是他们两人对于路线政策、尤其在统一战线的分寸掌握,以至对知识分子的关怀备至,可谓完全一致。

新中国成立后,如何看待名利,是摆在每一个高级干部面前的问题。周总理和李卓然在这方面为共产党员树立了极佳的榜样。1955年实行工资制时,中央最初内定李卓然为行政4级,享受副总理的待遇。李卓然坚持不受,认为定级过高不合适。以李卓然的资历、历史贡献和曾经担任过的职务,定行政4级亳不为过,但他决然谦让降为5级,最后周总理无奈批复同意。

1989年11月,李卓然在北京病逝,享年90岁。中共中央给予他极高评价。孙毅将军是他的老战友,献上“淡泊名利、襟怀坦白”八个字。李卓然的一生,以革命家的博大胸怀致力团结统一、包容一切,甚至委曲求全。祖国今天如愿走在康庄大道上,李卓然在天之灵,定当含笑。

从法国和苏联到贵州遵义、河西走廊、新疆迪化、东北沈阳到首都北京,李卓然的一生是团结同志的一生,实行统一战线的一生。他的名字代表刚毅秉正、遵行公义和实事求是,卓然成家,值得我们铭记于心。遵义会议时他挺身而出。中国今天在外交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处在世界舞台的中心,坚持原则致力全世界人民大团结,反对特朗普以对等关税极限施压,本质上和李卓然的一生坚守雷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