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喇昆仑高原,横亘西部边境,立春过后,大江南北暖意渐浓,高原深处加勒万古依然严寒彻骨,大雪冰封,群山耸立。

这里是祖国的西部边陲,也是守卫和平安宁的一线,来自天南海北的一批批官兵,扎进茫茫群山,挺立冰峰雪谷,用热血和青春筑起巍峨界碑。

官兵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展现出誓死捍卫祖国领土的赤胆忠诚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涌现出某边防团团长祁发宝,某机步营营长陈红等先进典型,彰显了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昂扬风貌。



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

雪山回荡英雄气,风雪边关写忠诚,“绝不把领土守小了,绝不把主权丢了!”万千官兵发扬喀喇昆仑精神,克服极度的缺氧,守边护边,不怕牺牲,像钉子一样牢牢钉在战位上。

巍巍喀喇昆仑,座座雪峰耸峙,千里热血边关,遍地英雄屹立,一线的官兵常说,我们身后就是祖国,当国家受到侵犯时,唯一的选择就是冲锋在前。

2020年6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越线搭设帐篷,按照处理边境事件的惯例和双方之前达成的约定, 团长祁发宝本着谈判解决问题的诚意,仅仅带着几名官兵,趟过齐腰深的河水前出交涉。

交涉的过程中,对方无视我方诚意,早有预谋地潜藏,调动大量官兵,企图凭借人多实力迫使我方退让。



“他们的人陆续从山崖后冒出来,黑压压挤满了河滩……”参谋陈鸿宇回忆说:“我们人虽少,可拼了命也不能退啊!”

祁发宝张开双臂挡在外军面前,大声呵斥:“你们破坏共识,要承担一切后果!”同时组织官兵占据有利地形。

祁发宝1979年3月出生在甘肃省武威市,亚德尔父亲曾经是村支书和民兵连连长,大哥曾经也是一名军人,后以营职转业,也许是受杜琴和大哥的影响,祁发宝从小就喜欢舞刀弄枪的。

因为家庭贫困,高中毕业时,成绩优异的祁发宝放弃高考,选择我了参军入伍,在部队里,他不怕苦,不怕累刻苦训练,1999年拿下了南疆军区某军事课目比赛第一名,部队发现了这棵好苗子,推荐祁发宝参加了乌鲁木齐陆军学院的考试,成绩优秀的祁发宝被步兵指挥转业录取。

在军校,他一边刻苦学习,一边挥汗训练,各方面表现都非常优异,首长特别喜欢他,祁发宝临毕业时,首长问:“小伙子,你以后有什么打算?想到哪个部队去服役?”



祁发宝回答:“如果没有当兵,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民,虽然我没有什么大本事,但吃苦我是不怕的,只要是为了保家卫国,做什么工作我也愿意。”

就这样,祁发宝来到了西藏阿里地区,这里是一名戍边军人最接近使命的地方。

而这次祁发宝身先士卒,官兵们组成战斗队形,与数倍于己的外军对峙,对方用钢管,棍棒,石发起攻击,祁发宝成为重点攻击目标,头部遭到重创。

陈红军等人毫不畏惧,英勇作战,直至壮烈牺牲,那场战斗后,“宁将鲜血流尽,不失国土一寸”被很多官兵自发写在了头盔,衣服上,刻印在青春的胸膛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