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朱诺 记者 张宇/文 刘畅/摄)“带我爸爸来医院看病,正巧碰到义诊,我赶紧来咨询一下。我爸爸患有食管癌,专家建议可以试试一种新技术,给了我们新的希望。”徐女士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正值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4月15日上午,南京市第二医院(南京市肿瘤医院)钟阜院区举办系列主题活动,包括专家义诊、肿瘤标志物初筛、疑难病例讨论、科普讲座等,针对肿瘤,多个科室专家现场为大众带来优质服务。


本次宣传周以“科学防癌、健康生活”为主题,旨在向公众传递科学的防癌理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癌症,树立预防意识。“网络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各种防癌‘小窍门’‘偏方’层出不穷,然而其中不乏不实信息,容易误导公众。今年宣传周特别强调‘科学防癌’的重要性,呼吁大家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癌症预防。”南京市第二医院(南京市肿瘤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王清波指出,癌症的发生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没有“一招灵”的防癌秘诀,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持续的健康管理,才能降低患病风险。


在谈及健康生活方式对防癌的影响时,他从饮食、作息、习惯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饮食是健康的基础,也是防癌的重要环节。”王清波建议,减少高脂肪、高油脂食物的摄入,特别是油炸、烧烤类食品,“这类食物在高温烹制过程中可能产生有害物质,长期食用增加癌症风险。相反,应该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像新鲜的蔬菜、水果等,保持饮食的荤素搭配和营养均衡,避免偏食或过度追求单一营养素。”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熬夜成为许多年轻人的常态。然而,长期熬夜会导致人体生物钟紊乱,免疫力下降,增加癌症发生的可能性。王清波强调,要建立规律的作息制度,保证每天充足的睡眠时间,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修复。


谈到肿瘤,大家都会想到体检报告上的“肿瘤标志物”。拿到体检报告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很多人的心一下子就揪了起来。“肿瘤标志物是由肿瘤细胞或正常细胞受肿瘤刺激后产生的物质,常见类型包括AFP(甲胎蛋白)、CEA(癌胚抗原)、CA199、CA125等。”南京市第二医院(南京市肿瘤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顾爱东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尽管这些指标与特定肿瘤存在关联——如AFP对肝癌诊断特异性较高,CA199常用于胆道及胰腺肿瘤筛查,CA125与妇科肿瘤相关,CEA与消化道肿瘤相关,“只有当肿瘤标志物在持续不断地异常增高,可能提示得了肿瘤,需要到医院进专科进行进一步的确诊。”


为有效应对肿瘤威胁,顾爱东提出了“三级预防”体系。一级预防:病因控制,阻断肿瘤发生源头。从源头减少致癌因素暴露是核心。例如,针对肝癌,接种乙肝疫苗可降低肝炎病毒感染风险,避免食用霉变食物、控制酒精摄入能减少黄曲霉素及酒精对肝脏的损伤;针对消化道肿瘤,需养成规律饮食、减少高盐高脂摄入、避免暴饮暴食等习惯。“通过改善生活环境、养成健康习惯,可从根本上降低肿瘤发生概率。”顾爱东说。

二级预防:早期筛查,抓住治疗黄金窗口。“肿瘤早期通常无症状,定期体检是发现早期病变的关键。”顾爱东建议,结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如AFP筛查肝癌、胃肠镜结合CEA检测筛查消化道肿瘤)、影像学检查(如低剂量螺旋CT筛查肺癌)等手段,对高危人群,如家族史、长期不良习惯者进行针对性筛查。“一旦发现异常信号,如无痛性肿块、长期便血、体重骤降等,应及时就医,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大幅提高治愈率和生存质量。”

三级预防:规范治疗,改善中晚期患者生活质量。针对中晚期肿瘤患者,三级预防强调“全程管理”理念。“通过多学科诊疗(MDT)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结合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手段,在延长生存期的同时,更注重减轻痛苦、维护器官功能,让患者‘优雅地生活’。”顾爱东指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