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送暖,百花绽放,春天在带来勃勃生机的同时,也为呼吸道传染病提供了 “温床”。近日,省疾控中心发布健康提醒,重点关注呼吸道传染病 “麻疹”,呼吁广大市民提高警惕,做好预防措施。
什么是麻疹?
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主任医师张宁介绍,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的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于乙类传染病。“麻疹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来传播,在相对密闭的空间内,它也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如果是接触了被麻疹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也可以造成感染。”
张宁主任医师介绍,麻疹的传染期一般是在麻疹的皮疹出现的前后五天内。如果是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传染期可能会延长。“人群对待麻疹是普遍易感的,如果对麻疹病毒没有免疫力的人群,他们暴露在麻疹病毒下,显性感染率高达90%以上。少部分的病例可能会出现肺炎、喉炎、中耳炎、心肌炎和脑炎等并发症,严重者可致死亡。孕妇以及营养不良的孩子和一些严重的免疫缺陷者,如果罹患了麻疹后,他们发展为重症的风险比较高。”
如何识别“麻疹”?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识别“麻疹”呢?张宁主任医师说,“麻疹的典型的临床表现是高热,体温一般在38度以上。发热2到4天以后,会出现皮疹。皮疹是自上而下向全身扩展,并且可能会累及到黏膜的红色斑丘疹。皮疹是从耳后头面部开始,然后延及躯干,扩展到四肢,最后累及掌心和足心。同时可以伴有流鼻涕、打喷嚏、咳嗽、流泪、畏光、结膜炎等症状。在发病的早期,患者的口腔颊黏膜可能会出现针尖大小的灰白色凸起,这个叫麻疹黏膜斑,也叫柯氏斑,是典型麻疹的一个特征性的临床表现。”
张宁主任医师提醒,一旦出现发热咳嗽或者是出疹这些呼吸道症状的时候,就要及时就诊。确诊是“麻疹”后,患者需隔离治疗,避免传染他人,同时,密切接触者要做好自我健康监测(21天),科学佩戴口罩,出现发热、出疹或咳嗽、流涕、结膜炎等疑似症状时及时就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勤洗手,多通风,通过均衡营养,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保持充足睡眠这些方式来增强抵抗力。在呼吸道疾病高发的季节,尽量避免去人口聚集的场所。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从日常生活中来有效地对麻疹进行防控。”
怎样预防麻疹?
同时,张宁主任医师还建议,接种疫苗也是预防麻疹的有效方式。“针对这种传染病,接种麻腮风疫苗是预防麻疹最经济安全也是最有效的措施。在孩子8月龄和18月龄的时候各接种一剂次,及时全程地来接种麻腮风疫苗,可以获得有效的保护。成年人可以去预防接种门诊,在知情自愿的前提下自费接种。”
文章来源:安徽交通广播
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小六明天盒饭多加一个鸡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