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八):周宣帝宇文赟
③经济 a.打击世族

周武帝对世族和豪族的打击,也很果断。世族大家占有大量的土地和人口,是南北朝时期普遍的现象,也是使历朝统治者大伤脑筋的一个严重问题。统治者和他们在争夺土地和劳动力上有矛盾,所以历代统治者也不断地想打击他们。但打击的程度往往有限,总是缩手缩脚。周武帝规定得很严厉,凡“正长隐五户及十丁以上,隐地三顷以上者,至死”。这一法令可以说是从北魏孝文帝创置三长以来,对大地主荫护土地人口最严厉的一次法令。


b.释放奴婢

周武帝即位后,于保定五年(565年)下诏:“江陵人年六十五以上为官奴婢者,已令放免。其公私奴婢,有年至七十以外者,所在官司赎为庶人。”建德元年(572年),周武帝再次下诏,“江陵所获俘虏充官口者,悉免为民”。建德六年(577年)灭齐后,周武帝即下诏:“自伪武平(北齐年号)三年(572年)以来,河南诸州之民为齐破掠为奴婢者,不问官私,并宜放免。其住在淮南者,亦即听还;愿住淮北者,可随便安置。”同年不久又下诏:“自永熙三年(534年)七月以来去年十月以前,东土之民被抄略在化内为奴婢者,及平江陵之后良人没为奴婢者,并宜放免,所在附籍,一同民伍。若旧主人犹须共居,听留为部曲及客女。”通过这两个诏书,建德元年(572年)以来抄略的奴隶、北周自北魏永熙三年(534年)平江陵自由民被没作的奴隶和北周在建德五年(576年)十月以前抄略北齐民没为奴隶的,都赦免了。

次年,又下令释放豆卢宁攻打江南武陵等地所俘“民庶为人奴婢者”成为百姓。他还注重广辟农田,兴修水利,于“蒲州开河渠,同州开龙首渠,以广灌溉”。

c.工商政策

周武帝在保定元年(561年)宣布重新铸钱,命名为布泉,质量相当于之前的五倍,与五铢钱并行。周武帝还颁发了统一的度量衡,便利于商业交往。

④民族 a.突厥

周武帝在位前期,对突厥采取的联合态度。保定三年(563年),周武帝诏随国公杨忠率军一万,与突厥联合讨伐北齐,当时突厥主俟斤率领十万起兵响应北周。保定四年(566年)正月,攻打北齐的晋阳没有成功。俟斤便纵兵大掠。时人对周武帝曾进言,突厥首领难以驾驭,应该十分小心。同年,俟斤又派遣使者,更请东伐。诏杨忠率兵出沃野,晋公宇文护率军进攻洛阳以响应。后适逢周军撤退,杨忠也回军。

宣政元年(578年)四月,他钵率突厥军攻打幽州。北周柱国刘雄率兵拒战,兵败身死。北周武帝非常气愤,亲自率领北周主力,准备北伐,但在行军途中驾崩。

b.吐谷浑

建德五年(576年)二月,吐谷浑国内大乱,周武帝遣皇太子宇文赟巡抚北周西部边界的土地,率军讨伐吐谷浑,授予皇太子临机专断处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权力。八月,皇太子宇文赟讨伐吐谷浑,大军行至伏俟城回军。

(7)轶事典故 ①席地听法

宇文邕有一次去听道安法师讲法,道安让他席地而坐,自己则如常开讲。吃午饭的时候,道安备好食物,宇文邕说:“弟子听说俗人不能和僧人一起吃饭,法师为何让我因此而获罪?”道安说:“佛的教导有权实之分,戒律也规定了例外情况。即便是逆贼奸臣,也可以给他饭吃。"宇文邕行南郊礼,专邀道安前往观礼。道安说:“陛下因为百姓而出宫,贫道为佛法庄严而不出。”宇文邕称善良久。

②父子关系

在史书中,宇文邕是一位严父,曾对其继承人、教而不善的太子宇文赟(后来的北周宣帝)施用体罚,并多次威胁要废去其太子地位,但最后都没有实行。这样的举措反而受到了反效果,让宇文赟更加不听从他的说教。

③发明象戏

象戏之称,始见于南北朝末期之北周。北周天和四年(569年),北周武帝所创,详细规则、棋具皆不详,并与大臣共同编写《象经》,并由王褒作《象戏经序》、庾信作《进象经赋表》、《象戏赋》,献给周武帝。《北史·朗茂传》:“周武帝为《象经》,隋文从容谓茂曰:‘人主之所为也,感天地,动鬼神,而《象经》多乱法,何以致人?’”隋文帝对朗茂表达厌恶北周象戏,认为多乱法。

北周象戏到初唐已无人能解并失传。唐太宗尝览《三局象经》,不能看懂,有人说蔡允恭能懂,蔡则向唐太宗表示“少通其略,老乃忘”,后问吕才才知。

(8)历史评价

周武帝一生,致力于改革。他在父亲宇文泰励精图治的基础上,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吸收均田上的汉族农民充当府兵,这是周武帝对府兵制所作的一项重大改革内容。他还注重广辟农田,兴修水利。所有这些改革措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要求,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对当时经济的恢复,社会的安定,起了积极作用。

周武帝一生戎马倥偬,能和将士同甘共苦,身先士卒。他“锐情教习,至于校兵阅武,步行山谷,履涉勤苦,皆人所不堪……每宴会将士,必自执杯酒或手付赐物。至于征战之处,躬在行陈”,故“能得士卒死力”。周武帝不愧为南北朝时期的一代英主。

11.周宣帝宇文赟

周宣帝宇文赟(559年-580年6月22日),字乾伯,自称天元皇帝,代郡武川县(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人,北周武帝宇文邕长子,北周第四代皇帝(578年-579年),在位只有一年。


(1)册立皇储

武成元年(559年),宇文赟出生于同州。北周武帝保定元年(561年)五月初一日,被封为鲁国公。建德元年(572年)四月二十一日,北周武帝亲自在太庙祭告祖先,在东边台阶为宇文赟戴冠,立为皇太子。

北周武帝建德二年(573年),诏命皇太子宇文赟视察西部地区。同年,迎娶隋国公杨坚的长女杨丽华为太子妃。建德三年(574年),文宣太后叱奴氏去世,周武帝为母居丧期间,诏命宇文赟总理朝政,五十天后还政于周武帝。北周武帝每次外出视察,常常留下宇文赟监理朝政。建德五年(576年)二月,诏命宇文赟视察西部地区,趁机讨伐吐谷浑。

北周武帝宇文邕担心他不能承担皇帝的重任,教育他十分严厉。每次朝见,行为举止的要求都和大臣一样。即使是严冬酷暑,不准休息。宇文赟性好饮酒,北周武帝禁止酒和与酒相关的不能送到东宫。宇文赟每次有过错误,北周武帝就用棍棒、鞭子痛打他。曾经对他说过:“以前被废掉的太子有很多。我其余的儿子难道不能立为太子吗?”于是命令东宫官员记录宇文赟的言行。每个月都向他汇报。宇文赟因为害怕北周武帝威严,每天言行举止都按照规矩表演不会表达真实感情,于是很多严重的恶行不为外人所知。

(2)沉湎酒色

宣政元年(578年)六月初一日,北周武帝去世。六月初二日,皇太子宇文赟即位,尊嫡母皇后阿史那氏为皇太后;尊生母李娥姿为帝太后。以次年为大成元年。

北周武帝去世后,按照历代皇帝行为规范都需要守孝一个月左右。而宇文赟限于形势,在北周武帝死后第二天登基。十天后,将北周武帝安葬完毕后,脱掉孝服,为自己登基庆祝。

宇文赟即位之后,沉湎酒色,效法后赵皇帝石虎,甚至五位皇后并立,此举打破前赵皇帝刘聪“三后并立”的记录,大肆装饰宫殿,滥施刑罚,经常派亲信监视大臣言行,大成元年(578年)六月二十八日,杀害皇叔齐王宇文宪,导致宗室势力日渐衰落。

(3)禅位太子

大成元年(579年)二月十九日,宇文赟下诏传位于长子宇文衍,并改年号为大象,自称天元皇帝,杨丽华为天元皇后,住处称为“天台”,对臣下自称为“天”。大臣朝见时,必须事先吃斋三天、净身一天。

全国大选美女,以充实后宫,大将军陈山提的第八女陈月仪,仪同元晟的第二女元乐尚最受宠爱。由于纵欲过度,嬉游无度,导致宇文赟的健康恶化。

(4)喑哑去世

宇文赟猜忌岳父随国公杨坚,曾欲赐死其女杨丽华,因杨坚之妻独孤伽罗哀求而幸免于难;又曾召见杨坚,只要他的脸色有变动就杀了他,杨坚神色自若,逃过一劫。杨坚非常不安,请宇文赟所亲信的内史上大夫郑译说服宇文赟将他外调,大象二年(580年)五月,宇文赟欲伐南陈,询问郑译的意见,郑译趁机推荐杨坚,得到批准。五月十八日,宇文赟任命杨坚为扬州总管,负责南征,杨坚突然足疾发作,并没有马上出征。五月二十四日,宇文赟突然病危,召见小御正刘昉、御正中大夫颜之仪嘱托后事,但却说不出话来。刘昉、郑译等便图谋请杨坚辅政,并伪造了相关的遗诏。当日,宇文赟在天德殿病逝,时年二十二岁,谥号宣皇帝(施而不成曰宣)。同年七月十二日,葬于定陵。

大定元年(581年),左丞相杨坚废黜宇文阐而自立,改国号为隋,北周灭亡。


(5)为政举措 ①政治 a.官制改革

宇文赟即位后,以《周礼》为依据,设立四辅官,分别是大前疑宇文盛、大右弼尉迟迥、大左辅李穆、大后丞杨坚。他任内“事不师古,官员班品,随意变革”,又在六府诸司中增置中大夫,在御正、内史中增置上大夫,其余往往“朝出夕改”。

b.巡视州郡

宣政元年(578年)八月,宇文赟派遣大使巡视各州,并制定九条律令宣示各州郡:第一、判决罪犯,都必须依据法律条文;第二、母族服丧期满者,听任再婚;第三、以杖责处罚时,都必须依照法令;第四、郡县境内出现盗贼而未能擒获的,应上报;第五、孝子孝孙、义夫节妇,应在家乡表彰,其才能可当任用者,应立即举荐;第六、凡从前曾经效力,而名望地位不高,或沉沦民间,有文武之才者,应当访求,将其姓名上报;第七、七品以上官员,已下令录用,八品以下官员以及品外之人,如想入仕,都听任参加预选,降两级授给官职;第八、州举荐高才博学者为秀才,郡举荐通经高行者为孝廉,上等州、上等郡每年举荐一人,下等州、下等郡每三年举荐一人;第九、年龄在七十以上者,依照规则授给官职,凡鳏寡穷困难以自理者,应一律予以赈济。

②军事

宣政元年(578年)闰六月,幽州人卢昌期、祖英伯等聚众占领范阳反叛,宇文赟诏令柱国、东平公宇文神举率兵讨伐并平定叛乱。

宣政元年(578年)九月,汾州稽胡首领刘受逻干举兵反叛,宇文赟任命上柱国、越王宇文盛为行军元帅,率军讨平叛乱。

宣政元年(578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宇文赟任命上柱国、河阳总管、滕王宇文逌为行军元帅,率军讨伐陈国。赦免京师服劳役的罪犯,令他们全部参军。

③文化

周宣帝统治时,恢复了周武帝所打击的佛道两教。

④外交

大成元年(579年)二月,突厥佗钵可汗派使节求婚,北周宣帝选中堂妹(赵王宇文招之女),封为千金公主,预备下嫁。但由于突厥拒绝交出北齐流亡“皇帝”高绍义,所以婚事一度延宕。翌年二月,突厥再次遣使入贡,这次终于迎娶了千金公主。

12.周静帝宇文阐

周静帝宇文阐(573年8月1日-581年7月9日),原名宇文衍,代郡武川县(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人,北周末代皇帝(第五代,579年—581年在位),周宣帝宇文赟长子。母亲是朱满月。


(1)早年经历

宇文阐,初名宇文衍,是北周宣帝宇文贇的长子,母为天大皇后朱满月。

建德二年(573年)六月,宇文阐出生于长安城东宫。

大成元年(579年)正月十一日,封为鲁王。正月十六日,立为皇太子。

(2)登基为帝

大成元年(579年)二月十九日,北周宣帝在邺宫将皇位传给宇文阐,宇文阐即位,改元大象,时年七岁。同年七月,立柱国、荥阳公司马消难之女司马令姬为皇后。

大象二年(580年)五月十一日,宣帝病重,诏命静帝入宿露门学。五月二十五日,宣帝驾崩,时年二十二岁,静帝入居天台,废去正阳宫。大赦天下罪犯,停止修建洛阳宫。五月二十六日,尊天元上皇太后阿史那氏为太皇太后、天元圣皇太后李娥姿为太帝太后,天元大皇后杨丽华为皇太后,天大皇后朱满月为帝太后。天中大皇后陈月仪、天右大皇后元乐尚、天左大皇后尉迟炽繁都出家为尼。任命柱国、汉王宇文赞为上柱国、右大丞相,上柱国、扬州总管、随国公杨坚为假黄钺、左大丞相,柱国、秦王宇文贽为上柱国。静帝服丧,百官都听命于左大丞相杨坚。

(3)禅位杨坚

大定元年(581年)二月十三日,宇文阐禅让帝位于杨坚,居于别宫。杨坚登基,隋朝建立,北周灭亡。杨坚降宇文阐为介国公,食邑一万户,车服礼乐仍按北周旧制,上书皇帝不称为表,皇帝回复不称诏。虽有这样的规定,实际上未能实行。

(4)幼年被害

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五月壬申日(《隋书》作五月辛未日),杨坚暗中派人害死宇文阐。宇文阐终年九岁。

宇文阐死后,杨坚假装震惊,发布死讯,隆重祭悼,谥为静皇帝,葬在恭陵,以其族人宇文洛继周祀。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