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最不缺的就是石头,我也是石头,坚硬、扛事儿,能战斗。”排依克派出所所长彭明有说:“为国戍边,我很自豪。瓦罕走廊上空的国旗,从50年代飘到现在已经70多年,我没有理由不好好接过来,让国旗继续飘扬在雪域高原。”2018年机构改革,戍边卫士从武警“橄榄绿”成为公安“移民蓝”。彭明有在那年来到了排依克边境派出所。彭明有1983年出生在湖南,23年驻守在帕米尔高原,接连守卫中吉、中阿、中巴、中塔四国边境。他曾正面与不法分子激烈对抗,也曾在天灾之后于废墟中从死神手里“抢人”。这些事情在他嘴里总结为一句“我是男子汉,正是扛事儿的年纪,该扛的事情就要扛。”

“我在排依克七年多了,有机会调走到海拔低一些的地方,但我愿意待在这里。”让彭明有感念不忘的还有这里的老百姓。排依克辖区群众有护边传统,在雪原深处,零星散落着白色毡房,世代居住的牧民一边放牧,一边做护边人,是行走的“哨兵”。彭明有第一次去走访牧民时,前往护边40多年的老民兵巴依克老人家里。巴依克老人已经年逾70岁,11岁开始在瓦罕走廊放羊,是“行走的地图”。“我去了他家,他不理我,不信任我,幸好我做过功课。”彭明有拿出几张照片,这是2017年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一场地震后救援的照片,画面上,彭明有带领战士正在奋战抢险。“这是巴依克老人的老家,他看完照片,沉默了一会儿,给我竖起了大拇指,然后问我,你有什么问题,我都跟你讲。”“他给我讲地形、历史、文化,我都认真记了下来。”彭明有认为,自己是在传承。“我不希望这些老人去世了,他们护边的精神和故事就被淡忘了。”如今,彭明有已经和巴依克老人一家亲如家人。每次彭明有的车一停在巴依克老人家门口,老人的小孙子就冲上去抱住他。对于彭明有来说,巴依克老人一家只是这茫茫雪原上的一个剪影。“这里的群众每一个人都和我有很深的情谊,他们不求回报,世代为国家守边护边,我们应该感恩他们。”彭明有唯一有些愧疚的是对自己的家人。彭明有的父母年事已高,经常提出想要来看看儿子工作的地方。“我不同意,等有一天我离开新疆工作的时候,我会带全家人看看我工作的地方,会给家人一个交代,但是现在不行。”彭明有的眼眶有些湿润:“这边相对还是有些艰苦,我不想让他们心里有负担,他们知道我在为国家守边,而且做的很好,就足够了。”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高语阳

编辑/樊宏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