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厚植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济宁任城区古槐街道大石桥社区联合辖区幼儿园,共同举办了一场庄重而有温度的升国旗仪式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此次活动吸引了幼儿园师生、社区党员、工作人员及部分报名参与的辖区儿童共200余人参与,以仪式感为纽带,将家国情怀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心间。
一、晨光中的庄严仪式:国旗映照初心
周一早上7时30分,幼儿园的操场上,师生们身着统一园服,社区党员衣着庄严,社区工作人员身着工作马甲,整齐列队等待升旗仪式。随着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由辖区儿童和幼儿园教师组成的升旗队伍,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护送国旗入场。全场人员肃立,行注目礼,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晨风中冉冉升起,高高飘扬在校园上空。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稚嫩的童声与成人坚定的歌声交织,形成一曲充满力量的爱国乐章。不少孩子目不转睛地盯着国旗,小手不自觉地攥紧衣角,眼神中透露出对国旗的崇敬。社区老党员王爱英感慨地说:“看着孩子们认真的模样,就看到了爱国精神的传承。”
二、寓教于乐的价值观课堂:童声唱响文明
升旗仪式结束后,活动进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环节。幼儿园教师李老师以“小红星的故事”为切入点,通过动画短片、绘本讲述和情景模拟,向孩子们阐释“爱国”“诚信”“友善”等关键词。当讲到“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时,孩子们纷纷攥紧小拳头,为小英雄的勇敢事迹动容。
“小朋友们,如果你捡到了别人的玩具,应该怎么做呀?”在互动问答环节,社区工作人员张悦蹲下身,用亲切的语气引导孩子们思考。“要还给别人!”“不能说谎!”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清脆的童声中传递着对价值观的朴素理解。活动还设置了“价值观拼图”“文明用语小剧场”等游戏环节,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深化认知。
三、双向联动的育人格局:社区与校园同频共振
此次活动是大石桥社区“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的生动实践。社区通过打造“阳光树公益小课堂”、“老党员宣讲团”等品牌项目,持续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和文明素养培育向青少年群体延伸。幼儿园园长方玉艳表示,将升旗仪式与价值观教育结合,既是落实德育课程的要求,也让孩子们在仪式中感受集体荣誉感:“当国旗升起时,孩子们自然而然地挺直了小身板,这就是仪式的力量。”
活动现场,社区还向幼儿园推荐了社区书屋中《新时代好少年故事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绘本》等图书,鼓励孩子们从阅读中汲取精神养分。居民刘女士全程参与活动后说:“这样的教育不是说教,而是让孩子在看、听、玩中理解道理,作为家长,我们更愿意配合社区和学校,把价值观教育融入日常生活。”
四、从“仪式感”到“日常化”:让文明之花常开
随着活动接近尾声,孩子们用稚嫩的语言进行国旗下讲话,表达出对祖国的热爱,将“爱国”“友善”做出最质朴的理解,用行动让核心价值观闪闪发光!社区工作人员蹲下身轻捏孩子们的小脸,引导他们把“捡到玩具要归还”“吃饭不剩饭”等小行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童真话语中悄悄扎根,成为此次活动最生动的注脚。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阶段性的教育实践,更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持续发力点,将爱国主义教育与社区治理、校园教育有机结合,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课堂走向生活,成为青少年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自觉追求。下一步,古槐街道大石桥社区将持续在辖区学校、幼儿园推广“沉浸式”价值观教育模式,通过主题实践、志愿服务、文化活动等多元载体,构建全民参与、全程渗透、全方位覆盖的育人新生态,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基础。
(供稿:济宁市任城区古槐街道大石桥社区 车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