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在哈尔滨市南岗区交通运输和站前管理局的统筹部署与哈尔滨市来顺公益志愿服务中心的协作支持下,哈尔滨市剑桥学院"静雯"志愿者服务站调配优秀大学生志愿者,奔赴哈尔滨西站开展"青春志愿行·微光伴旅程"常态化志愿活动。志愿者们通过设立"多语种咨询台""爱心助行岗"等特色服务点位,为中外旅客提供精准化、国际化、人性化服务,以中英俄三语导引化解外籍旅客出行难题,用"微笑指引""行李助运"等暖心举措传递冰城温度。
此次活动以高校志愿服务嵌入城市治理体系为路径,既擦亮了哈尔滨"文明窗口"的金色名片,又通过校地协同构建起青年实践育人新场景,在守护旅客"最后一公里"出行的同时,将城市文明形象塑造与青年责任教育深度融合,为哈尔滨建设"向北开放之都"注入青春动能,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高校服务地方发展、青年勇担时代使命的深刻内涵。
“静雯”志愿者服务站由哈尔滨市剑桥学院辅导员关静雯发起成立。近些年来,关静雯老师在志愿服务领域表现极为卓越,堪称哈尔滨市剑桥学院的榜样典范。她先后荣获第八批全省岗位学雷锋标兵、2022 黑龙江省“五个 100”优秀志愿者、黑龙江省优秀志愿者等诸多荣誉称号。在哈尔滨市剑桥学院领导们的支持下,在关静雯老师的带领下,大学生们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内外结合的志愿活动与公益项目。
志愿者抵达现场后,哈尔滨市来顺公益志愿服务中心外联部副部长刘志明首先强调服务礼仪规范与热情服务要求,随后进行培训、考核并分配任务,并将志愿者安排在出站口、地铁口、购票处、出租车候车处、站内外巡逻等重要点位。
王晓昕,作为“静雯”志愿者服务站项目负责人,一直积极踊跃地组织同学们参与校内外结合的社会活动,精心组织对接慰问贫困老人、关爱留守儿童、助力高考等志愿活动达百余次之多,累计服务时长超过 800 个小时。在哈尔滨西站站岗期间,她和志愿者白舒涵遇到了两名因语言障碍而陷入困境的泰国游客:他们既无法顺利联系酒店,又对地铁购票流程全然陌生。两位志愿者毫不犹豫地主动上前,王晓昕迅速协助并拨打酒店前台电话确认预订信息,白舒涵则温柔地安抚游客焦急的情绪。随后,她们耐心细致地指导游客使用自助售票机购买地铁票,并一路引领帮助游客进入地铁站,确保他们顺利抵达目的地。泰国游客深受感动,热情邀请她们留下一张珍贵的合照,并对她们的专业与热情赞不绝口。此次经历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志愿者们出色的语言应用能力,更充分彰显了当代青年志愿者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广阔的国际视野。
王韩妤丹,身为“静雯”志愿者服务站志愿者,同时担任此次哈尔滨西站志愿服务活动的第一小队队长。在哈尔滨西站服务时,一对老年夫妇因对陌生的车站环境极度不熟悉而迷失方向。王韩妤丹见状,赶忙快步上前关切询问,在得知他们要前往的目的地后,不仅清晰地为他们指明路线,还担心他们记不住,毅然决定亲自带领他们前往。一路上,她特意放慢脚步,贴心地介绍沿途的各类标识和关键地点,直至将他们安全护送到候车区域。老年夫妇对她的贴心服务表达了由衷的感谢。尽管这只是看似平常的指路工作,但却为那些不熟悉车站环境的旅客极大地减少了旅途困扰。王韩妤丹用实际行动生动地诠释了志愿者无私的奉献精神,充分展现了剑桥学子强烈的责任担当。
关梓文,“静雯”志愿者服务站志愿者,在哈尔滨西站志愿活动中负责引导旅客。服务时,她敏锐地留意到一位在站内不停徘徊、满脸焦虑的旅客。关梓文主动上前亲切询问,得知这位旅客来接人却找不到接站台。她迅速为旅客指明路线,并详细向旅客说明。但看到旅客仍面露困惑,关梓文毫不犹豫地决定带他前往。最终,旅客顺利接到了人。关梓文的热心帮助,看似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切切实实地解决了旅客的燃眉之急。她用这点滴善举深刻诠释了志愿精神的丰富内涵,展现出剑桥学子热忱服务社会、主动为他人排忧解难的青春靓丽风采。
孟佳,“静雯”志愿服务站志愿者。在西站志愿服务期间,有一名旅客焦急地想询问公路客运站的方向,孟佳同学得知他想去往公路客运站后,立马毫不犹豫地带领这位旅客前往他想要到达的地方。在路上,她耐心细致地回答这位旅客提出的所有问题,并详细介绍了通往公路客运站方向的路线,直至安全地把旅客带到公路客运站。通过这一事件,可以清晰地看出孟佳同学以满腔的热忱和坚定的信念,全身心地投身于志愿服务之中。她无疑是大家学习的榜样,期待更多的人能够以她为楷模,积极主动地投身志愿服务,用爱心和行动照亮这个美好的世界。
胡芯语,“静雯”志愿者服务站志愿者。在哈尔滨西站志愿服务中,一位外地游客对车站路线极为陌生,又急着寻找停车场。胡芯语敏锐地察觉到游客的焦急,主动上前与游客亲切沟通,耐心询问情况。得知详情后,她迅速为游客规划出最佳路线,并清晰地指引方向。最后,游客顺利找到了停车场出口的位置,大大节省了出行时间,游客对她的热心解答表达了真挚的感谢。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路线指引,更是胡芯语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志愿者为人民服务与无私奉献的精神,展现出积极向上的阳光态度。充分彰显了哈尔滨剑桥学院学生的卓越风采,生动体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良好风貌。
志愿服务结束后,大学生们纷纷表示,此次实践是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的一堂“行走的思政课”,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新时代大学生所需肩负起的社会责任。未来,哈尔滨市剑桥学院“静雯”志愿者服务站持续深化“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把志愿服务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以实际行动响应“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时代号召,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龙江篇章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记录者:邹渤涵)
责任编辑:丁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