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附睾炎在咱男性生殖系统疾病里挺常见的。不少人得了这病后,心里都犯嘀咕:这病会不会传染给伴侣啊?毕竟这事儿不光关系到自己的心理压力,还影响着两个人的日常相处和亲密关系。今天咱就掰开揉碎了聊聊,把这个疑惑彻底弄明白。
一、先认识一下附睾炎
它到底是啥毛病?
附睾炎,说白了就是附睾发炎了。附睾是咱男性生殖系统里的关键部件,负责让精子成熟、储存精子,就像精子的 “训练营” 和 “仓库”。要是这儿发炎了,就跟精密仪器进了沙子似的,肯定出问题,比如影响精子质量、导致疼痛不适等等。
急性和慢性有啥区别?
急性附睾炎:大多是 “被连累” 的,比如附近的器官(像前列腺、尿道)急性感染,病菌顺着管道跑过来捣乱,来势汹汹,症状明显,突然就觉得附睾部位肿痛、发烧、排尿不舒服。
慢性附睾炎:很多是急性没治好落下的 “后遗症”,也就是急性期治疗不彻底,炎症慢慢拖成了慢性。症状没那么剧烈,但更顽固,时不时就隐隐作痛、坠胀,还可能摸到硬结。
二、关键问题:它到底会不会传染?
这事儿不能一概而论,主要看病因,分两种情况:
会传染的情况:这些病因要警惕!
如果附睾炎是由 性传播病原体 引起的,那就有传染性,亲密接触时可能传给伴侣。常见的有:
淋病奈瑟菌感染:淋病大家都知道,是经典的性传播疾病,这病菌一旦感染附睾,就会在里面 “安营扎寨”。要是患病期间不戴套同房,病菌就会顺着性生活传播,让伴侣也被感染,尤其是女性可能出现尿道炎、宫颈炎等问题。
衣原体或解脲支原体感染:这俩 “家伙” 在性传播领域也很活跃,平时感染附睾后,症状可能不明显,但亲密接触时,它们会跟着精液、分泌物跑到伴侣体内,引发对方的泌尿生殖系统炎症。
不会传染的情况:这些病因别担心!
如果附睾炎是由 非性传播因素 引起的,比如:
自身免疫性疾病:身体的免疫系统 “犯迷糊”,误把附睾当成敌人攻击,这种 “自己人打自己人” 的炎症,不会传染给别人。
尿液反流:比如长期久坐、前列腺增生导致尿液逆流到附睾,刺激引发炎症,这种情况也不具备传染性。
不过要注意:虽然不传染,但危害不小! 病菌可能通过淋巴管道蔓延,牵连前列腺、膀胱、精囊等 “邻居”,引发连锁炎症,比如前列腺炎、精囊炎,导致尿频、尿痛、血精等问题,所以一样得重视治疗。
三、得了慢性附睾炎,该怎么处理?
治疗得有耐心,千万别半途而废!
对症用药:如果是细菌性或性传播病原体感染,医生会开抗生素(比如左氧氟沙星)、抗炎药(比如布洛芬);如果是慢性反复发作,也可以搭配中药(比如利尿消炎丸)调理,清热解毒、活血散结。
物理治疗:每天用温水热敷附睾部位,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硬结;避免久坐、穿宽松内裤,减少局部压迫。
足疗程治疗:不管是抗生素还是中药,都得按医生说的吃够疗程,别症状一减轻就停药,不然容易复发,前功尽弃。
预防传染和复发,记住这几点!
注意个人卫生:每天清洗私处,避免病菌滋生;性生活前后双方都要清洁,降低感染风险。
固定性伴侣 + 安全措施:避免高危性行为,和固定伴侣同房时戴套,尤其是对方有妇科炎症时,互相保护很重要。
及时治疗原发疾病:如果有前列腺炎、尿道炎、淋病等,一定要彻底治好,别让炎症 “扩散” 到附睾。
总之,慢性附睾炎 是否传染,关键看病因:性传播病原体引起的会传染,得戴套、及时治疗伴侣;非性传播因素引起的不传染,但也得积极处理,避免连累其他器官。得了这病别慌,但也别大意,及时去医院检查清楚病因,该治就治,该防就防。平时多注意生活习惯,别久坐、少熬夜、清淡饮食,守护好自己的生殖健康,才是对自己和伴侣负责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