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15日讯 乡村振兴,首先要产业振兴。昌邑市坚持把发展强村富民产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先手棋,大力实施“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工程,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努力培育具备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让“土特产”焕发新活力,昌邑大姜、卜庄梨枣、奎聚山楂、饮马山阳大梨、围子果蔬、下营中草药、都昌莲藕、北孟猕猴桃等一大批的带有浓郁地方色彩的产业蓬勃发展,示范带动作用、经济社会效益日益凸显,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产业创新突破,市场营销是关键一环,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解决市场营销这一瓶颈,昌邑市胶莱河生态林场副主任马进军说:“村党支部书记是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领头雁,本身自带流量,我们围子街道因势利导成立党支部书记直播联盟,支部书记们变为网红主播,通过快手、抖音等互联网平台,推介本地的特色农产品,打通农产品销售的‘最后一公里’。”于是就有了这样一群村党支部书记,他们或“单打独斗”,或“组团出境”,走村串户,支起支架,对着镜头,介绍产品特点,分享种植经验,讲解产业优势,大有“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味道,互联网上的“流量”变成了经济发展的“增量”,群众的销售瓶颈解决了,形成了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不断提高、优势更加明显的良性循环。
围子街道东黄埠村党支部书记张新建自告奋勇参加了“书记联盟”,该村党支部领办的御农香专业合作社有四个种植大棚,虽然面积不大,但却热衷于种植“稀罕”玩意,近几年先后引进“手撕西瓜”“网纹甜瓜”等新品种,并带动周边村庄进行推广,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成为当地特色种植的风向标。他们种植的西瓜12月份种植,次年3月份收获,每斤12元,亩均效益6万左右;西瓜收获后,接着种上网纹甜瓜,5月下旬开始收获,亩均效益能达到4万。每到收获季,张新建每天都要在大棚里做直播,他说:“咱种的产品要让消费者亲眼看到,产品的品质要让消费者隔着屏幕体会到,现在合作社的农产品根本不愁卖,都已经发展成了订单农业,手握订单心里自然踏实,发展特色产业信心满满。”
直播带货作为一种新的经济业态,以其可以给消费者身临其境的消费体验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也是数字赋能农业服务的体现。昌邑市因势利导,引导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农民等生产经营主体积极拥抱新经济业态,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不断拓展销售渠道,坐在家里,卖遍全国。在高素质农民培训过程中,也适时加入电商直播板块的培训,昌邑市农业农村局科教科长夏胜芝介绍,从2023年开始,结合省级班的电商直播带货实操培训班,每年组织两期电商直播带货实操培训,进行营销策略、营销素质提升等方面的培训,着力培养本土的电商达人,让电商直播带货助力昌邑优鲜农产品走入千家万户。
闪电新闻记者 于刚 通讯员 韩金亮 王静文 潍坊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