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高级技师等级证书后,我每月可增收近千元,更有底气带徒弟传技术了!”近日,宁夏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职工蒋海燕收获了职业成长“双丰收”。这是银川市深化产教融合、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生动缩影。

去年以来,银川市就业与创业服务中心牵头组建“技能人才联盟”,联合宁夏水利电力工程学校、宁夏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学校和企业,通过“政府搭台、校企协同、岗位育才”机制,破解传统技能人才培养壁垒,共同完成114名企业职工通过技能等级认定考核。其中,高级及以上取证人数达到106人,占取证人数的93%。

宁夏水利电力工程学校量身定制课程体系,将实训设备、师资力量下沉企业,同步开通技能评价绿色通道;宁夏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建立“培训+取证+晋升”闭环机制,将技能等级与薪资晋升、岗位聘任直接挂钩,激发职工考取证书的热情。“现在,企业里的青年技工主动要求参与技术攻关,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宁夏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人资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关键岗位职工持证率已达95%,设备故障率同比下降18%,水处理效率提升12%,技能人才为技术革新带来的效益转化凸显。

近年来,银川市围绕“三都五基地”和“两地五中心”建设产业人才需求,不断健全技能人才培养机制,持续加大“政校企”协同育才模式,实现了政策资源、教育链条与产业链条的深度融合。2024年至今,该市通过“政府引导、校企主导、市场运作”机制,15家职业(技工)院校与69家区内重点企业、民营企业对接完成工程测量员等46个职业(工种)的技能人才评价5564人,取得技能等级证书4506人,其中高级及以上取证722人。(记者 马照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