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DeepSeek的问世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这场技术革新不仅涉及各行各业,更影响到教育的未来。高鹏举同学来自兰州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23级鲲鹏班,“在专业学习方面,当我因不熟悉特定代码而在实操中发愁时,AI总能给出一份令我眼前一亮的解答,这对系统性知识学习和实践操作帮助显著。我觉得AI技术发展固然给工作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但我们也不能一味依赖,而应将其作为提升效率的工具,帮助我们更高质量地完成工作。”在面对AI技术的赋能,高鹏举有着自己的见解。走进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就会发现学院每一个工作团队,正在紧扣国家《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和强省会行动,将人工智能确立为驱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以“立足区域、服务产业、赋能未来”为战略导向,及时开展AI赋能学院发展的部署,积极打造“教—学—研”一体化智能中枢,构建起全过程、全覆盖、全场景的智能时代职业教育创新生态。

勇打头阵主动融入AI洪流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首批开设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的高职院校,依托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多年来学校在人才培养、技能竞赛、实训基地建设、科研培训等领域积极探索、逐步积累,致力于打造“永恒之兰”机器人战队,着力建设了“人工智能算法与工程应用实践中心”“机器人创新创业工作室”“兰州市青少年机器人科普基地”等,重点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工程实践经验,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创新和创业探索,在信息工程学院所有专业开设《人工智能基础》《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通识课程,同时积极开展了人工智能相关的课题研究、教师培训、科普教育、研学课程讲授等。

目前,学校信息工程学院已将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赵治斌老师自学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利用Anything LM+Ollama+DeepSeek实现了DeepSeek本地化部署,方便助力教师教科研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在Anything LM中建立了《计算机网络技术》本地知识库,利用DeepSeek本地大模型建立助学智能助手,分析解答学生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李杜老师为学生开展关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知识讲座,并指导学生进行AI创作。春季开学以来,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正式启动“人工智能技术”通识课。课程以“人工智能的发展与未来——DeepSeek创新与崛起”为主题,由信息工程学院组建优秀团队主讲,这标志着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深化人工智能教育、培育高素质技术人才迈出重要一步。

师生教、学效率成倍推进

机电工程学院23电气自动化5班学生刘彪作为兰职融媒的负责人,他每天公众号推送前的最后一道关卡就是DeepSeek的智能检测——它能像经验丰富的编辑那样,连专业术语的准确性都会逐一核查。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学校教师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在教育管理中的落地应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质量管理处李巍表示,人工智能大模型将通过教学过程智能分析实现精准教学评估,依托产业技术文档自动生成教学资源库,基于学习者画像开展个性化学习指导。AI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使教师大量的重复性工作实现自动化,促进教学团队向“育人导师+课程设计师”双角色转型,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AI介入专业结构、教师队伍建设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用人工智能教育重构专业建设新格局,调整不适应新质生产力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专业。增设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产业相关专业,使专业设置和产业相匹配。学校启动“人工智能+”专业升级计划,比如:在机电类专业嵌入智能控制模块,在财经商贸类专业增设AI数据分析课程,在艺术设计领域引入AIGC创作工具。完善课程开发和动态更新机制,建设凸显人工智能技术的职业教育“金课”。全力构建“基础通识+专业融合+项目实战”的三层育人体系。与龙头企业共建“智能产教融合基地”,将虚拟现实技术、元宇宙技术、大数据等技术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发虚实结合的实训场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实践教学质的跃升,打造职业教育“金基地”。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专业课教师与企业工程师结对,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共同开发数字化、活页式教材和项目化课程资源。学校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实训基地建设、教法改革等多维度一体化推进人工智能与职业教育教学的深度对接与深度融合。

投入资金实现DeepSeek的本地化部署

今年3月,学校组织开展《DeepSeek等AI工具赋能高校宣传实战分享培训》,新媒体运营专家深入解析了如何利用DeepSeek赋能文字内容创作、高效生成创意美图以及AI视频创作等功能。健康学院教师李晶在参加培训会后说,在撰写新闻稿、活动推文时,AI可以快速生成高质量文案,解决内容产出慢的问题;在制作宣传海报时,AI工具能根据主题自动生成创意设计,让视觉呈现更专业;在短视频创作中,AI可将图文内容快速转化为生动视频,增强传播效果。学校信息技术处赵晓林表示,学校积极推进DeepSeek等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与应用,目前学校大模型已实现图形类、视频类多模态的免费应用。通过实现“本地知识库+校内版DeepSeek”的定制化,创建就业指导专业介绍数字人,对学生和家长的提问实现自动回答。将DeepSeek和智能点餐系统相连,AI根据历史订单推荐菜品,优化备餐顺序。无人配送车通过路径规划算法和计算机视觉避障,将餐食送至宿舍或教学楼,配送时间缩短30%,人力成本降低50%。

AI全面介入竞赛流程为学生搭建优质平台

在学校创新创业学院,记者看到正在备赛的学生们,他们扎根理论知识,针对竞赛题目深入钻研,反复进行实践操作,不断对解决方案进行优化与完善。经济管理学院23级会计9班学生高浩峰说,专业技能得到显著提升,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入、透彻的理解与运用。通过参与竞赛,学生们收获颇丰,团队协作能力在频繁的沟通交流、分工合作中愈发娴熟,创新思维在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思路的过程中被充分激发,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应对各种复杂状况时得以锻炼。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活跃的创新思维,学生团队在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奖杯与荣誉证书见证了他们的努力与成长,彰显出学校学生卓越的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据了解,在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中,学院学生团队操控智能机器,在复杂竞技场上展现出精准的操控技术与卓越的策略布局能力;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里,学生们凭借创新的互联网与人工智能融合项目,在激烈角逐中崭露头角;“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上,创意十足的创业计划彰显出学生对人工智能商业应用的深刻洞察;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中,学生运用先进技术打造出令人惊叹的三维数字化作品,尽显专业功底。据此,学校科技处把元宵表示,学校积极引领学生投身人工智能相关技能竞赛,全力为学生搭建成长与展示的优质平台。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孙亚斐 文/图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 兰州日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