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红领绿动、万物交通”特色党建品牌建设为引擎,创新实践“四融四促”党建工作法,通过“组织融建促发展、资源融通促育人、产教融合促创新、人才融汇促提升”,为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培育新能源领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思政铸魂,构建“三维一体”协同育人体系。学校坚持将“思政+德育”深度融合,通过“理论研学+实践赋能”双轮驱动,打造中天产业学院、中南非培训学院等特色育人载体。创新性联合南通机场有限公司共建“政校企行思政教学基地”,构建起“理论学习-实践锻炼-价值引领”全链条育人体系,形成“共建共享、协同育人”新格局。

产教协同,打造“双链耦合”创新发展范式。学校交通党支部充分发挥专业学科优势,深化“平台+服务”双效融合,与中天钢铁集团(南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建立党支部共建机制。依托省级产教融合工程项目、中南非可再生能源产教联盟,组建新能源博士团队深入中天储能科技等企业开展科研攻关,实现“党建优势”向“发展优势”的实质性转化。

师资培育,构建“双师多元”师资培育矩阵。学校以“人才+项目”融合为抓手,实施“双师型”教师培育计划,构建“大国工匠+产业教授+科技副总”多元师资队伍。教学团队荣获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称号,教师在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中斩获南非主赛区国际总决赛铜奖,9部教材入选“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实现“以赛促教、以研强师”的良性循环。

人才强基,创新“四链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学校聚焦新能源产业链发展需求,构建“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四链贯通培养体系。依托国家精品在线课程、省级教学资源库等优质资源,开发“岗课赛证”一体化课程体系。学生在江苏省“新型电力系统技术与应用”竞赛中表现突出,累计四次斩获赛事一等奖和两次国赛一等奖。学校为中天储能等企业输送新能源专业人才200余人,为区域绿色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来源:中国日报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