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大碗农家宴品尝“家的味道”
来一趟曹家庄旅游,少不了品尝一下这里的八大碗农家宴。每逢重大节庆、婚丧嫁娶,村民们都会摆上八大碗宴请宾客。菜品涵盖红烧肉、粉蒸肉等经典农家菜,烹饪工艺代代相传,食材均取自当地农户自家种植和养殖的产品。
“八大碗农家宴推出后,深受游客喜爱,很多人就是冲着这地道的农家味道来的。”黄友仓介绍道,“我们希望游客在这里既能玩得开心,又能品尝到‘家的味道’。”
“‘集市+’模式”成村庄特色招牌
“那天的集市太火爆了,我们家准备的地瓜、芋头短短两个小时就被抢购一空!”村民张大姐兴奋地回忆起了去年小年村里举办的特色村集。
这场村集吸引了周边十多个村庄的村民前来摆摊,单日交易额突破5万元。集市上,不仅有新鲜的农副产品,还有精美的非遗手工艺品以及返乡青年带来的创意文创产品,传统与现代元素完美融合,极大地激发了消费热情。
春节期间的“我在洋河过大年”活动更是将这一模式推向高潮,通过整合周边的采摘、滑雪等文旅项目,融入非遗展演和民俗市集,吸引了近万人次参与。
黄友仓表示:“我们不再局限于单纯的商品售卖,而是更加注重为消费者提供独特的体验和深厚的文化内涵,‘集市+’模式已成为我们的特色招牌。”
“沉浸式体验”感受非遗文化魅力
从今年3月起,曹家庄陆续开展了漆扇、拓印、艾草香囊等非遗文化活动,累计吸引200多个家庭参与。
3月23日,在曹家庄梧桐书房内,来自十多个家庭的孩子们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指导下,正专注地制作螺钿胸针。“让孩子亲手制作工艺品,远比买现成的更有意义。”来自青岛的李女士感慨地说。
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又有不少游客来这里体验非遗文化。“让孩子亲手做一把漆扇,不仅有趣,还能了解传统文化,比单纯逛景点有意义多了!”青岛游客王女士一边展示孩子完成的作品,一边赞叹道。“没想到村里能把非遗玩得这么‘潮’,我们全家都爱上了这种沉浸式体验!”胶州市民李先生在体验剪纸后兴奋地说。
“春日魅力”催热“研学团建游”
“春季,曹家庄的自然风光很好,游客来这里,既可以亲近自然,还可以增长见识。正是因为这份独特的“春日魅力”,让曹家庄成为了我市很多中小学的春季研学目的地和企业团建的理想去处。”黄友仓告诉笔者。
沐浴着春日的暖阳,中小学生们走进曹家庄,在乡野里奔跑,在农耕体验区撒欢,用小手触摸麦苗的脉搏,用笑声装点崭新的民宿小院……“今天真是太开心了,曹家庄带给我的收获,可比课本上的知识生动多了!”一名参与研学的小学生笑着说道。
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极氪汽车胶州车友会到曹家庄开展了春日踏青活动,负责人表示:“这里既有自然风光,又有文化体验,团队既能放松又能学习,车友们反馈特别好。”
今年以来,曹家庄已举办各类活动10余场次,接待游客近万人次。仅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曹家庄就日均接待游客超1000人次。
从赶集卖货到非遗研学,从拍照打卡到家门口就业,曹家庄的生动实践告诉我们:乡村振兴需要“流量”更需“留量”。通过细分消费需求、嫁接文化元素、创新消费场景,小乡村也能成为新消费的“强磁场”。在这里,新产业与新消费的“双向奔赴”正在绘就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谈及未来发展,黄友仓信心满满:“我们将持续完善文旅设施,举办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时加强与周边景区的联动,进一步挖掘乡村文化资源,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让曹家庄的新产业与新消费持续保持强劲的发展态势。”
半岛全媒体记者 黄超 通讯员 刘炳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