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客家饮食文化

推动农文旅体商融合发展

“镇街一桌菜”美食推广活动正式启动

今天走进高埔岗街道

让你在舌尖上读懂客家文化

解锁源城各镇街的味蕾密码

田园珍馐宴



这席田园珍馐宴宛如一部活色生香的民俗文化长卷,十道佳肴将农耕文明与湖河文化的奥秘烹煮成味觉史诗。胡椒鸭的肌理间浸润着“春江水暖”的情致,万绿湖大头鱼演绎“一鱼三吃”的智慧,客家梅菜干经三伏曝晒,叶片蜷曲如农耕文明的“活化石”,一道时令蔬菜清炒上桌,叶脉间凝结着露水与月光的对话……这场味觉巡礼最终指向“民以食为天”的文化本源,让“饮啄”二字重获诗意。

汤品



川芎百芷天麻鱼头汤

乳白汤体氤氲着山湖交融的鲜香,鱼头精华与药材精粹共冶一煲。川芎辛香激活味蕾,如春风化雨般疏通经络;白芷清冽祛风,化解头额郁结之气;天麻温润平肝,将眩晕头痛化作舌尖暖意。汤中胶原蛋白莹润如脂,搭配药材的微苦回甘,形成层次分明的味觉疗愈场。一碗落肚,既驱寒湿凝滞,又缓神经紧绷,堪称食补版的“清窍醒神方”。

主菜



一品土窑鸡

精选走地鸡经秘制酱料腌制,裹锡纸埋入烧红的荔枝木窑焖烤25分钟,外皮焦褐油亮,撕开瞬间肉汁四溢,柴火香升腾。高温逼出鸡油却不失肉质弹性,鸡腿肉纤维浸润琥珀色汁水,入口兼具焦脆与嫩滑。



胡椒鸭

胡椒的辛香唤醒味蕾,鸭肉鲜嫩不柴,汤汁浓郁入味。胡椒的暖与鸭肉的鲜完美交融,胡椒鸭谐音“福鸭”,这道“福鸭”,吃的是美味,更是口彩,寓意吉祥。



葱油淋鱼肉

葱油浸透鱼肉,葱丝如翠玉丝绦斜倚其上。鱼肉经清蒸锁住原生鲜甜,热油激发后,葱段散发辛香因子,裹挟着蒸鱼豉油的咸鲜回甘在舌尖绽放。



豉汁蒸鱼腩鱼骨

豉汁蒸鱼腩鱼骨是一道将“鲜”发挥到极致的经典菜品。鱼腩肥厚软嫩,裹满豆豉酱汁的咸香。这道菜,是“嗦骨吮汁”的酣畅,更是广式蒸艺对食材本味的致敬。



蚝豉炖土猪肉

每逢年节或庆典,蚝豉常常出现在宴席上,寄寓着人们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将蚝豉与猪肉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风味,既保留了食材的原汁原味,又丰富了层次感。



农家菜干煲

农家菜干煲是客家饮食文化中的一抹时光印记,这道菜承载着农耕时代“晒秋存粮”的智慧。选用晒足日光的菜干搭配五花肉,用柴火慢煨,菜干吸饱油脂后重焕生机,咸鲜中透着五花肉的莹润。夹一筷菜干,咀嚼间夹杂着肉香,配一碗米饭堪称“下饭神器”。



黄酒焖猪脚

黄酒焖猪脚以黄酒为魂,慢火煨出丰润的胶原蛋白。猪脚经焯水、炒糖色后,与黄酒在锅中共舞,小火焖至皮肉交融,汤汁裹着弹嫩胶质,入口间酒香暗涌,解腻又添鲜。



蒜蓉炒时蔬

选用高埔岗本地种植的有机时令青菜,佐以新鲜蒜末,经过高温快炒释放香气,既开胃又清爽。



艾粄

艾粄承载着中原南迁的米食智慧与岭南草木的馈赠。翠绿粄皮以艾草汁揉入糯米粉,软糯中透着草本清苦。清明食艾粄的习俗始于清代,既祛湿温补,又以草木辟邪,祭祖踏青时总伴着粄香。从田间采艾到柴火蒸炊,世代相传的工序里升腾着游子乡愁。

佳肴当前

欢迎大家前往品尝

美食地址:

源城区高埔岗新作塘2号宝枫生态园

美食热线:

更多“镇街一桌菜”正在陆续解锁
“源城一桌菜”评选也将紧随而来
舌尖上的源城之旅

等你来尝鲜、来打卡、来品味!

来源:源城发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