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年前,本公众号曾连载编发了由热心网友“涧中细流”提供的一组老照片,丹麦人卡斯汀·彼得森拍摄的《1973年的青岛,珍贵老照片中的时代记忆》记忆图文,勾起了无数老青岛人的难忘回忆。
因文中注释为原照片注释机翻,所以很多读者想更多的了解老照片中的具体方位,精选了文后部分热心读者的留言及相应照片,重温那段难忘的 岁月,那一张张五十多年前的照片,已成了珍贵的记忆载体。
聊城路、胶州路口,向上右侧第一个路口是海泊路,左侧建筑已拆除,再远处的望火楼也已经以旧换新。
读者“可为”
感谢提供的珍贵的青岛老照片,更要感谢卡斯汀·彼得森先生在那个年代为青岛这座美丽城市留下的这么多珍贵的历史图片资料,这些照片我想也会触动了那个年代许多老青岛人的心里深处的记忆。意外的发现我小时候出生长大的福建路家窗户的照片,当时家里的窗户开着,上面还有以前安的那种半节的窗帘,时光恍惚回到了50多年前,脑海中浮现小时候在这个家里美好的记忆,那时父母还年轻,现在都已年迈,时间真的走的太快了,让人动容。看到许多明友回忆的留言也非常感动,希望我们的美好回忆能和这些青岛老照片一起保留在我们的内心深处!
读者“ 荣华金泽平安喜乐”
福建路口,在路口就看到了福建路十六号大门洞,我的娘家就住在这里,现在2002年至2003年福建路已全部拆除。
读者“青岛小草”
图片上的是平度路,31号至37号。太熟悉了。我从小在那里长大的。
读者“老由”
江苏路食品店门口的情景,把江苏路83号我三叔一家全拍进去了。照片中,挑西瓜的是我三叔,拿纸盒箱的是我三婶,她左侧是她妹,最左侧是我堂兄,和我同岁。江苏路食品店的门牌号码是热河路1号。互联网,打开了人的视野。
读者“ 德县路5号@王青荣”
中山路天真照相馆门口,照片中可以看到,面对外国人镜头时,国人的各种表情,以及右边绿树成荫的老街里。
读者“ 礁石上的海蛎子·弘”
中山路、天津路路口,左边的亨得利和右边的春和楼都没拍上,倒是把左边和右边的市南五金商店拍下来了,照片中的解放牌卡车是在五金店门口装货。
读者“相约大张”
冠县路,很高兴看到冠县路49号,我从小就在那个院子里住,看了很激动。
读者“土土爸爸”
宣传读报栏是在市立医院墙外的第三公园茌平路口,工人剧场大楼梯下面,读报人最多的时辰是下午二三点以后,此时埠外报纸送到换新,尤其是体育报窗口说里三层外三层并不为过。
新疆路10号的海员俱乐部与位于新疆路12号友谊商店外的宣传栏。
读者“观海”
一浴的更衣室,熟悉的画面,难忘的回忆。”照片中的左侧,就是青岛一中的更衣室,1962年高二假期在那里值过班,本校同学去更衣,登个记即可不用收费,发一对竹牌,一个挂衣服兜一个给更衣者,事后凭牌取衣。当时整天穿着游泳裤又兴奋又自豪!1970年左右去存换过衣服,因是校友依然不收钱!感到无上骄傲!弹指间已过一甲子矣!
读者“老木子”
最左侧的宣传栏是市北区法院的,陵县路18号,经常发布《布告》,被枪毙的人名上还要打上个红叉号。小卖部是20号,是个圆脸秃顶红光满面的老板,经营烟酒糖茶。再往下是理发馆,可以用理发洗澡票......
读者“黄杰”
这张照片是青岛丝织厂整装车间外检,带手表的是质检科董春巧,非常真贵的照片。
这是当时延安三路上的青岛刺绣厂
读者“雪飞雪”
这两张刺绣厂女工就是我啊!当时十八岁,太珍贵了!感谢摄影者和作者,感慨万千!
新疆路大港一号门外,“拉大车”的图景,以及与之衍生而出的“拉沿儿”,还有路边那幅巨大的宣传画,“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或许会让许多人感慨不已。
这就是当年真实的城市街景
这辆推车记得我家也有,拉孩子、买东西多用途。
那时栈桥前的堤坝上还没有护栏
栈桥西侧,那是看不到高楼,中间有大宣传牌的地方是河南路小学......外国摄影者的照片真实地记录了当年的岛城风貌与人们的生活,半个多世纪之后,也能充分感受到城市的翻天巨变。
小港一路2号的“小港楼”,“海关后”一带的地标建筑,2004年2月被野蛮拆除......
不论什么年代。都挡不住青岛人夏日里的激情,第一海水浴场的建筑变了又变,大海中与沙滩上依旧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故事。
每一段留不住的岁月,都有许多忘不掉的故事。看着那些曾经熟悉的城市影像,让我们将时针再次拨回到那个温馨的年代,那并不遥远的旧影往事,也许就会有你曾经走过的身影,曾经难忘的人、曾经美好的回忆......
感谢网友“涧中细流”照片提供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