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曾经有一个胶南县,后来叫黄岛区,还叫西海岸,这里的常住人口刚刚超过200万,2024年GDP达到5261亿元,占青岛市GDP的31%,差不多到了三分之一的比例。

青岛是德国殖民者来了后才有的名字,有这个名字的时间100多年,而胶南县这个地方,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很有名气了,当时叫琅琊郡,秦始皇曾经到这里,让徐福出海找仙药。

大家都知道有一个电视剧叫《琅琊榜》,临沂人还念念不忘地想把城市的名字改为琅琊,安徽也有个地方叫琅琊镇和琅琊山,浙江还有琅琊山,估计有好多人没有想到,这几个地方的人说的琅琊,都是起源于胶南县的琅琊。直到现在,原来的胶南县还有琅琊镇,还有一个风景区叫琅琊台,大名鼎鼎的琅琊王家就是起源于这里,最为知名的是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别的地方的人都争琅琊这个名字,没有听说过青岛人争着叫琅琊吧,也很少有青岛人来证实所有的琅琊都出自他们的西海岸。







自从秦朝时期设立琅琊郡以来,胶南县的这些地方大多时候叫琅琊郡,有一部分属于东海郡,民国前都是胶县地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在这里建立了胶南根据地,建国后新设了胶南县,听听这些名字,都有明显的山东属性,只要听到名字,肯定想到山东。

1958年,原属于昌潍地区的胶南县划归到青岛,1961年又划回昌潍地区,1976年,从胶南县划出来一个黄岛区归属青岛管辖,连干部都是从昌潍地区调配的,一起划归到了青岛。

更令人奇怪的是,2012年,黄岛区和胶南县重新合并,合并后的地区名字居然叫黄岛区,为什么就不能叫胶南区呢?更令人奇怪的是,2014年,包括了胶南县的黄岛区被命名为西海岸新区,为什么还是不能叫胶南区呢?山东位于大陆的东侧,根本就没有地方叫西海,更谈不上有地方叫西海岸。

琅琊、胶南这样的名字,都是带有鲜明的山东齐鲁文化特征,只听名字就知道历史悠久,中国人了解山东齐鲁文化很普遍了,听到黄岛,还有所谓的西海岸,谁还能想到这些地方在山东?



这就是去山东化,如果你认为小题大做,你再想一想,平度、即墨、胶州这些地方的年轻人,大约1990年后出生的,为什么愿意称为青岛人,不愿意当山东人,这是不是去山东化的结果呢?

在网络上,与山东人打口水仗的,大多是平度、即墨、城阳等原来隶属山东的青岛郊县的人,如果你翻开关于山东齐鲁文化的评论,你肯定会看到青岛人对齐鲁文化的抵制,他们就是认为齐鲁文化是愚腐的、落后的,青岛人宣扬的是海外文化。

德国人为什么在青岛登陆?就是因为这个地方不好发展,比较落后,德国人才有机会选择清政府不设防的地方登陆,青岛港不会像上海港那样辐射内陆,因为它缺少连接内陆的大河,没有河流作为文化纽带,老青岛人的文化就是与山东内陆的文化格格不入。



说到这里,为什么反对青岛去山东化的做法?想找原因,就看看俄乌冲突吧,战争打了三年多,死了那么多人,有消息说乌克兰人打没了一代年轻人,兄弟民族打得这么惨烈,是从哪里开始的,是不是从还是兄弟的时候调整地域管辖开始的,是不是乌克兰年轻人去俄罗斯化开始的。

如果大家说这个想法是杞人忧天,把克里米亚划到乌克兰的时候,有没有人想到今天持续了三年的俄乌冲突。看看青岛球迷对山东球迷的敌视,你有没有想到海妖营和亚速营。海妖营和亚速营是年轻人的组织,而敌视山东足球的那些青岛海牛球迷,可是有很多球迷是超过50岁的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