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之要,首在用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选人用人是风向标,直接影响着政治生态走向。”构建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是激发法院干警内生动力、提升法院队伍执行力的重要抓手。近年来,福州中院依托品质榕法、正气榕法提升工程,深度思考、谋划推进,提笔写出了符合福州法院工作实际的干部梯次培养“解题答案”。
识别症结
抓住温馨提醒带来的“解题灵感”
2023年10月,省法院政治部向福州中院党组发出队伍梯次培养工作的提醒函,提醒要加大选任力度、强化素能培养、落实严管厚爱、优化工作机制。收到提醒函后,福州中院党组高度重视,逐条对照剖析、深入思考谋划。自此,福州法院梯次培养的“解题灵感”逐渐迸发。
立足实际
写好干部梯次培养的“解题思路”
2024年2月,福州中院党组书记、院长陈茂和带领分管院领导、相关职能部门,立足部门实际,先后与机关各部门开展了别开生面的调研座谈会。
“要围绕质效管理、政务管理、数据管理、风险管理、能力管理等五大领域,加快构建重点突出、务实管用、协同高效的规范化制度体系……”“要主动履职、一线履职,不定时深入庭室,一线蹲点调研、一线发现问题、一线培育亮点……”“要注重干部队伍的梯次培养,定期更新后备干部名单,有计划有步骤开展干部选任、职务职级晋升等工作……”
在与政治部的调研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围绕队伍建设展开了务实而接地气的探讨,并拟好了独具福州法院特色的梯次培养“解题思路”。
思路一:画好画像
2024年2月底,福州中院干部处调研组成员兵分三路,前往各部门蹲点调研,与干警面对面谈心交流,了解个人诉求和“两头干部”,动态更新优秀年轻干部储备库,切实知事识人,精准人物画像。此后,调研中推荐的41名优秀干部得到了晋职晋级,“梯次培养”的理念也慢慢在福州法院干部的心中生了根、发了芽。
思路二:立好标杆
“要树立起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的高大形象,将法院建成最廉洁、最公正、最文明、最讲理的地方……”福州中院宣讲员正向新提拔的中层干部宣讲习近平法治思想在福州的实践故事,用一个个小故事激发管人治院的大智慧。2024年以来,福州中院深挖资源禀赋,不断丰富创建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示范法院载体,升级改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馆,组建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团、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定期安排青年干警代表座谈交流、列席院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多举措引导干部精准把握“十一个坚持”的背后内涵,进一步筑牢干部队伍的“宗旨观”“法治魂”。
思路三:建好机制
严管与厚爱,离不开建章立制。2024年以来,福州中院党组高效部署“五大管理”体系建设,根据座谈了解和一线调研结果,先后出台《开展品质榕法提升工程的实施方案》《开展正气榕法提升工程的实施方案》《机关考核及奖金分配实施办法(试行)》《关于建立容错纠错及澄清机制激励干警担当作为的实施办法(试行)》《因私事出国(境)管理细则》等制度性文件,筑牢风险屏障、激励干事热情。
突出关键
找准培养年轻干部的“解题技巧”
“年轻干部培养,不能搞大水漫灌,更不能任其自然生长,要精耕细作,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施肥浇水、修枝剪叶、驱虫防病。”经过多方调研论证,福州法院慢慢找准了培养年轻干部这一关键步骤的“解题技巧”。
技巧一:墩苗锻炼
“一个案件背后往往牵扯着万千家庭的安危冷暖与柴米油盐,一纸判决总是承载着社会的关注和群众的期待,要在情、理、法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一名刚结束人民法庭墩苗锻炼的干部如是说道。针对新录用公务员,福州法院大力实施“青苗强基”三年培养计划,探索形成“入职培训-一人双师-墩苗锻炼-技能提升-专项历练-典型示范-分类使用”人才培养流程。2024年度,两级法院共有50名新录用公务员前往人民法庭墩苗锻炼,进一步促进了年轻干部拓宽视野、改进作风、增长阅历。
技巧二:以赛促学
2024年10月,福建法院首届法官助理竞赛在激烈的角逐中落下帷幕,福州法院代表队以总分第一的优势荣获团体金奖,福州中院干部处荣获优秀组织奖。
参赛队员们表示,“此次竞赛既是练兵场,也是检验台,将继续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问题学……”近年来,福州法院在省法院的统一部署下,先后组织开展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法警等序列岗位技能竞赛,逐步形成了以赛促学、以学提能、以能砺为良性循环。
技巧三:多岗历练
“为期4个月的市委巡察督察工作经历,对外沟通技巧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业务上的重点和风险也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为期3个月的市委组织部工作经历,组织纪律意识有了很大的提升,未来工作中将更加严谨细致。”……多岗位锻炼是年轻干部丰富工作经验、提升工作技巧的重要途径。2024年以来,福州中院积极引导年轻干部经风雨、壮筋骨、长才干,先后安排16名年轻干部参加市委巡察督察、市委组织部干部考察等政治性、业务性强的工作,其中6名干部因综合素质较好得以晋职晋级或遴选入额。
导向鲜明
形成不同年龄梯次的“解题路径”
2024年以来,福州中院加大选任力度,积极协调推动基层法院领导班子成员调整、交流、提任57名,45岁及以下人员同比上升6.02%;中院中层干部调整、交流、提任37名,其中中层正职平均年龄同比下降3.02岁,最年轻的33岁;开展等级职级警衔晋升140人次,最大限度落实“让吃苦者吃香、实干者实惠、优秀者优先、有为者有位、不求回报者得到超预期回报”。
路径一:人岗相适后的迅速成长
“要动态研判人岗相适性,最大限度实现人岗相适、人案匹配。”福州中院党组书记、院长陈茂和在多个场合强调干部工作要突出人岗相适,实现人尽其才、悉用其力。近年来,福州中院深入分析、论证、践行人岗匹配机制,最典型的代表案例,就是福州中院办公室主任李小龙同志。选调生、“90”后、“大笔杆子”、最年轻的中层正职、协调能力强……进入法院以来,李小龙的标签很多,但“人岗相适”是这些标签背后最坚实的基础,岗位为李小龙提供了锻炼自我、磨砺自我、突破自我的广阔平台,李小龙自身亦把准了岗位职责和努力方向。
路径二:亮眼成绩后的选拔重用
“2024年,福州两级法院盘活资产242.05亿元,位列全省第一;妥善安置职工5306人,为全省标杆……”刚落幕的福州中院破产审判新闻发布会上,福州中院向社会各界通报了破产审判工作成效。“福州中院高效推进合力泰公司、省二公路公司重整案,以市场化法治化手段为企业和企业家办了实事、解了难题……”福州市人大代表穆秀鳌如是肯定。
近年来,清算与破产审判庭创新推出的“1231”企业破产重整工作机制入选福建法院十大改革创新亮点举措,审理的福建实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整案入选福建省十大法治事件,部门考核更是连续四年排名院机关前列。正是这样的努力和奋斗,福州中院党组及时选拔“70后”干部、清算与破产审判庭原庭长吴华同志任基层法院院长,副庭长汪霞同志接任清算与破产审判庭庭长。企业“破局与新生”的同时,我们的干部也在“立桅与逐浪”。
路径三:奋斗半生后的始终如一
福州法院积极抓好“后继有人”这一根本大计的同时,亦不忘通过退出职务、晋升职级等级机制,写好“老有所望”后半篇文章。“三高”(三级高级法官)是刚退出领导职务、晋升法官等级的陈青同志的“代名词”,不仅是职级上的“三高”,更是工作生活上对“三高”的亲自践行。进院三十年,陈青一直以“高效、高质、高好评”为办案追求,以“志存高远、高风亮节、高识远见”为行为准则,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2024年调撤率居全院前列、部门第一;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功能,积极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杜绝躺平”是陈青对自己接下来工作的要求,她表示“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三级高级法官’不是职业生涯的终点,将发挥老骥伏枥精神,多指导法官助理办案,带领年轻人共同成长。”
“结合往年情况,您对干部工作有什么意见建议……”2025年3月20日,福州中院干部处调研组再次踏上蹲点调研、梯次建设的新征途。
接下来,福州法院将继续弘扬省会城市优良风采,搭平台、递梯子,最大努力让不同年龄段干部的“有为”都能“有位”,让不同序列干部的“期盼”都能“成真”,答赢选育管用环环相扣又统筹推进的全链条梯次培养“综合题”。
文:干部处 彭皓
编辑:魏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