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转!美高层称“与中国初步接触”后,特朗普凌晨对中国放狠话,欧盟却要转向亚洲,俄罗斯俄罗斯也传来好消息,特朗普或许没想到,他的关税大棒反而把欧盟、俄罗斯推向中国。

特朗普叫嚷着对中国关税增加至145%后,突然发现美股、美债情况不妙,国内企业家也哀声怨道,于是连夜往后找补!

先是美国海关宣布手机、电脑电子产品不纳入145%关税清单中,紧接着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威胁中国,称关税豁免只是暂时的,中美两国正通过“中间人”对关税问题进行初步接触。

潜台词是告诉外界:若中国不作出让步或妥协,美国随时取消“关税豁免政策”,让中国吃不了兜着走!



4月14日凌晨3点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撰文,解释关税豁免不是对中国让步,那些电子产品仍要缴纳芬太尼“惩罚性关税”。同时他也暗示正与中国“初步接触”。

特朗普最后还放狠话,正抓紧有关半导体和电子产品的新关税政策!要知道美国一年从世界各国进口约4000亿美元,其中中国占四分之一,约1000亿美元。

所以特朗普关于电子产品的新关税政策就是奔着中国来的,试图用新关税政策既能打压中国,也不损害美国商家利益。

结果呢?特朗普关税大棒打下去,打乱了原有秩序和利益格局,很多国家开始重新审视与美国的关系,在某些问题上反而帮助了中国。



以欧盟为例,中国第一个反击美国关税制裁后,欧盟业高票通过了对美国关税反击政策,而欧盟最近的一系列动作带有明显的指向性。这个局面恐怕是特朗普始料未及的。

4月14日央视报道显示,中欧已就电动车价格承诺展开谈判,若达成协议,欧盟将取消对中国电动车高达45.3%的关税,要知道就在几个月前欧盟还对中国"廉价电动车"表示强烈不满。如今却讨论取消电动车关税,最大的“功臣”恐怕非特朗普莫属!

冯德莱恩态度的软化也是欧盟态度转变的标志。这位欧盟委员会主席不再指责中国"支持俄罗斯",转而邀请中国为和平进程"做出贡献",她近日更是公开表示“欧盟将进一步转向亚洲”。

种种迹象表明欧盟已经不再奢求美国对其“网开一面”,而是自找解决办法。据悉中欧峰会或将提前至今年7月份,届时欧盟与中国将达成一系列协议。



除了欧盟外,俄罗斯的态度也很引外界关注。

特朗普虽然在关税问题上没有刁难普京,但在其他问题上却不断发难。按照外媒的说法,4月1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特使威特科夫赶赴圣彼得堡,与普京举行会晤,两人深入交流很长时间,却未达成一个重要共识。

结果呢?特朗普发怒了,4月13日立即以俄罗斯有害的活动”为由继续冻结俄罗斯在美资产,延长期1年。CNN报道称,会谈主要围绕乌克兰问题,但双方立场差距太大。

消息传到俄罗斯后,整个俄罗斯高层也非常愤怒。4月13日今日俄罗斯”网站发表了一篇采访俄副外长鲁坚科的文章,他表示在中美关税战的大背景下,中俄关系十分重要,且将会“更加牢固”。



随后鲁坚科的一句话更是“一锤定音”,他称“中国需要多少石油,俄罗斯就产多少石油”。再联想到美国政府逼迫李嘉诚交出巴拿马港口,并试图对中国货船征收高额税费,一旦美国干扰中国海运,势必会影响我国能源安全和稳定。

这种情况下,俄罗斯仍在能源领域上力挺中国,无疑给了中国底气。当然,不排除俄罗斯借中国向美国施压的企图。但无论如何,中俄能源合作确实达到了历史新高。俄罗斯已经连续十几个月保持中国最大原油供应国地位。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特朗普所谓的关税豁免,中国发言人一针见血的指出:“美方对电子产品的关税豁免,只是美方修正单边‘对等关税’错误做法的一小步,中方敦促美方正视国际社会和国内各方理性声音,彻底取消“对等关税”的错误做法。”



中国很清楚,所谓的电子产品关税豁免,并非美国对中国手下留情,而是产业链分布、供应等现场“逼迫”特朗普作出改变。

正如前文所说,特朗普及其智囊正抓紧时间制定新的电子产品关税政策,其实也是“围剿”中国, 只是让政策对美国自身的伤害更小一点而已!

这场关税博弈还在继续,但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单边主义贸易政策正在让美国陷入孤立。就像英国《经济学人》最新评论说的:"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正在加速世界去美国化的进程。"

这话说得可能有点重,但确实反映了一个趋势:各国都在想办法减少对美国的依赖,而这恰恰给了中国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合作伙伴。

原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