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浪财经》援引凤凰卫视报道,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4月13日接受美国广播公司采访表示,美国与中国已通过中间人就关税问题进行了“初步接触”。他同时指出,美国政府正在研究拟定针对半导体等关键电子产品的特别关税措施。
卢特尼克当天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新闻网 (ABC News)采访时,透露了上述消息,但也许意识到这么说不太妥,他随即强硬地指出,美方仍然掌握着球权,知道“该怎么玩这个游戏”。最近一段时间,美方多次表态希望中方主动打电话来但都遭到了中方的拒绝。中方明确表示,谈判大门始终敞开,但是必须在平衡和尊重的基础上举行,美方若选择对中方施压、讹诈和威胁,那么中方将坚决反击。这表明美方一直期望的中方服软,始终未能如愿。
美国商务部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资料图)
事情的起因,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高调对外宣布所谓“对等关税”。对比11日的“刻意低调”,这一天白宫精心准备,特朗普发表了措辞清晰的长篇讲话,将当天命名为“解放日”,还宣布美国进入国家紧急状态,加之各级官员的“宣介”,可谓喊破喉咙、大张旗鼓。与他誓言要维持历史高关税的立场形成了鲜明对比的是,10日特朗普宣布对大部分国家暂缓90天加征关税。如今,特朗普变了又变,悄然宣布对电子产品豁免。
4月8日,他在社交媒体上说,美国正在等中国的电话,暗示愿意给中国一个台阶下。这跟他前一天的强硬表态完全不一样,简直像换了个人。就在7号,他还威胁要再加50%的关税,一副“不服就干”的架势。现在又说“期待来电”,透露出无奈和焦虑。但是中国没理他,也没主动联系美国。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特朗普期待的电话一直没响。中国之所以沉默,不是软弱,而是因为准备充分,战略上也很沉稳。
美国总统特朗普(资料图)
今年年初以来,特朗普不断在社交平台挥舞"关税大棒",试图逼迫其他国家做出妥协。虽然经过多轮谈判,最终也只是让加征关税的时间延后了一些,实际效果微乎其微。2025年4月,特朗普再次挥舞关税大棒,直接回绝了欧盟提出的关税互免方案。他不仅公开指责欧盟,还暗示要对欧洲商品实施强硬制裁措施。这一举动立即冲击欧洲金融市场,导致帝亚吉欧、大众等国际巨头股价大跌,充分暴露出贸易保护政策对全球产业链的冲击。特朗普政府还以为手里有关税这个武器就能逼中国低头,于是不管不顾地把全世界都拖进了贸易战的泥坑。一开始对中国商品加收10%的关税,后来因为芬太尼的事又加了20%,最后干脆来个145%的“对等关税”。这种步步紧逼的做法,别说咱们中国人看着不舒服,连美国商界都看不下去了。美国财长在国会听证会上被民主党议员一顿质问,脸都绿了。数据显示,到2025年4月,美国超市里的中国家电平均涨价37%,中小企业的物流成本。
港口(资料图)
这次关税战,让我们彻底看清楚了几个真相:特朗普不是神,谈判大师也有慌的时候;美国不是铁板一块,华尔街才是老大;中国产业链齐全、制造力强,扛得住阵痛;态度强硬不是靠喊口号,而是靠产业基础和战略智慧。现在美国说在等中国电话,其实大家都知道,他们自己手机也没放下,信息渠道肯定没断,只不过不好意思先打,怕被看穿了底气。所以,咱们只要站直了,不低头,特朗普哪怕不眨眼,也只能继续原地打转。这局,中国赢在了战略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