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嘉定工业区赵厅村,120亩的稻田种植区域呈现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村里通过稻蔬轮作的种植新模式,一手抓水稻稳产,一手抓蔬菜增收,让土地“忙”里生“金”。


稻田里,莴笋叶片在阳光下完全舒展开来,即将成熟。种植户在莴笋田间穿行,忙着进行最后的除草、松土,为即将到来的丰收做准备。


“4月底完成莴笋采收后,这片土地将立即转入水稻种植。”嘉定工业区赵厅村村委会副主任丁晓丹介绍,“今年,我们村引进了上海燕舞合作社,首次推行稻蔬轮作的种植模式,充分利用土地的‘空窗期’,既保障粮食安全,又增加蔬菜供给,一举两得。”

据了解,稻蔬轮作模式有多重优势。在生态效益方面,莴笋的叶片可以作为一种优质绿肥还田,收割后叶片留在土壤中,丰富的有机质和微量元素能有效改善土壤结构。而水旱轮作的方式也有助于抑制杂草生长和土传病害的发生。此外,冬季的深翻晾晒能促进土壤熟化,形成良性循环,这种耕作制度既保持了土壤肥力,又实现了“一地多收”的经济效益。


“我们计划以当前120亩试验田为示范区,逐步扩大稻蔬轮作的面积。”丁晓丹表示,“下一步,村里将重点做好莴笋采收后的土地整理工作,为4月底的水稻种植做好准备,确保全年耕作计划顺利实施。用稻蔬轮作模式的成功实践,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田综合效益。”

通讯员:钱奕迪

编辑:李蓝玉


喜欢就点个“赞”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