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省气温持续偏高,大风日数显著增多,致使土壤水分散失速度急剧加快,给小麦的稳健生长带来了极为严峻的挑战。当前,我省小麦大多处于孕穗期这一关键阶段,此时期小麦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齐头并进。尤为值得关注的是,豫南地区的小麦已然抽穗,此时小麦生长进程明显提速,无论是茎叶的茁壮生长,还是麦穗的发育完善,都对营养物质与水分有着极为旺盛的需求。



若持续干旱的不利局面得不到有效改善,小麦将陷入 “营养匮乏” 的困境,分蘖成穗率会大幅降低,穗粒数也会显著减少,最终对整体产量造成负面影响。

持续干旱对小麦的影响

1.干旱导致土壤水分不足,限制了小麦根系的吸收能力和叶片的光合作用,进而减缓了小麦的生长速度。这也是今年部分地区小麦偏矮的原因。

2.干旱条件下,小麦体内水分平衡被打破,细胞渗透压升高,影响了酶活性和代谢过程。这会导致小麦的呼吸作用减弱,营养物质合成减少,穗粒数减少,或者出现瘪粒。

不同生育期的浇水要点

刚抽穗要立即浇水

对于有浇水条件的地块,农户们应利用各种水利设施和抗旱机具,尽快进行浇水,且浇水量要足,以满足小麦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求。需要注意的是,浇水时间尽量选择在上午 10 点之前或下午 4 点之后,避免在中午高温时段浇水,以防因水温与地温相差过大,对小麦根系造成损伤。

扬花期不建议浇水

从出齐穗到扬花大概需要2-3天时间,扬花开始后就不能浇水了,此时浇水容易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1.扬花期浇水会冲散部分花粉,导致结实率下降,瘪粒数量增加

2.小麦扬花期遇上阴雨天气容易发生赤霉病,但浇水同样会增加田间湿度,诱发赤霉病

浇水后的配套管理措施

(一)病虫害防治

浇水后田间湿度增大,为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此时应重点防治小麦赤霉病、白粉病、锈病、叶枯病以及蚜虫、吸浆虫等病虫害。

病害防治:

1.赤霉病,可在小麦扬花期前后,选用氰烯菌酯、戊唑醇、咪鲜胺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每隔7 - 10天喷一次,连续防治2 - 3次。

2.白粉病和锈病,可选用三唑酮、丙环唑等药剂进行防治。

虫害防治:

1.蚜虫和吸浆虫,可选用吡虫啉、啶虫脒、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在防治过程中,要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避免病虫害产生抗药性。

(二)合理追肥

浇水后,土壤肥力会有所流失,同时小麦生长也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此时应根据小麦的生长状况和土壤肥力情况进行合理追肥。

1.长势较弱、土壤肥力不足的麦田:可在浇水后每亩追施尿素10 - 15公斤,以促进小麦茎叶生长和穗发育。

2.长势较旺、土壤肥力较好的麦田:可适当减少氮肥的施用量,增施磷钾肥,如每亩追施磷酸二氢钾1 - 2公斤,以提高小麦的抗逆性和籽粒品质。

(三)中耕除草

浇水后土壤容易板结,影响小麦根系的呼吸和生长。此时应及时进行中耕除草,疏松土壤,提高土壤透气性,促进根系发育。同时,中耕还可以清除田间杂草,减少杂草与小麦争夺养分和水分,为小麦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极个别田块浇水后,土壤板结像“水泥地”的考虑是否为土壤酸化的问题,先以改良土壤为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