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高血压是无形的杀手,尤其是血压波动过大或血压居高不下时,可对肾脏、心脏、血管和大脑带来不可逆的损伤,严重时可引发心梗、脑梗、肾衰竭或血管破裂等。其实只要患者规范用药就能稳定血压,预防并发症产生。但对高血压的错误认知却让病情进一步加重,甚至威胁生命。
关于高血压的误区有哪些?
1、只服用药物,从来不改善生活方式
多数高血压患者认为,只要坚持规律用药就能控制血压。在生活方面仍然我行我素,继续吸烟喝酒、熬夜和大鱼大肉的吃,这是导致血压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不可否认,药物在降血压方面占主导地位,但不能忽略生活方式影响。保证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调整好生活方式,远离高盐食物,拒绝吸烟喝酒,保持适度运动和规律睡眠以及乐观情绪。
2、血压升高凭感觉
很多患者凭自身感觉来判断血压是否升高,认为只要身体没有不适就无需治疗,这种行为大错特错。虽然高血压并没有明显症状,不过对肾脏、心脏和大脑伤害却持续性存在,高血压一直置之不理可破坏靶器官结构。
另外,血压高低跟症状轻重并不成正比,不少患者血压已升高到极限,但没有任何不适症状,结果引发脑出血或昏迷。因此高血压不能以自我感觉来诊断,家庭中应备好血压计,至少每周测量2~3次血压,根据血压监测结果,调整好用药剂量。
3、担心医生用药而不愿意过早治疗
部分年轻高血压患者由于家族遗传因素,早早地被诊断为高血压,但害怕终身用药而不愿意过早治疗,这是错误的想法。及早服用降压药并不会产生耐药性,不过一直不治疗可影响靶器官,增加治疗难度。另外,血压控制的越早,越能保护靶器官和血管,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就越低。
4、血压恢复正常后就停药
有些高血压患者服用药物后,发现血压恢复正常而自行停药,但这样会造成血压反跳,甚至会诱发心脑血管意外。正确的方法是长期血压控制稳定达标后,应听从医生建议慢慢地减少用药剂量和降压药种类,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压。
目前为止,没有任何方法能彻底根治高血压,只能用药的方式来控制,擅自停药势必会让血压再次升高,甚至诱发重度并发症,严重时可威胁生命。
饮食不注意节制,生活无规律,让寒湿之气进入体内,阴阳失调,胆囊收缩机能减弱,胆汁减少,且部分胆汁逆行反流入胃 对胃黏膜凭障产生破坏形成上消化道黏膜不适,根在胆,胆往往是被忽视的地方
脂肪与胆固醇代谢主要依靠胆汁来完成,胆不好则导致胆固醇及脂肪代谢异常,就会容易出现胆固醇和血脂等指标异常,从而会导致血管壁钙化,血液中的脂肪浓度增加,导致血压异常等情况产生,所以说高血压的根源在胆,
闲时到田间采煮些灌南苦菜,煮水加红糖,花冠紫色,茎有白绒,原产地连云港灌南,叶子背面有白色絮状物,春季采收。开紫色花,煮好后尽量少食生冷油辣之物。
部分中老年患者被诊断为高血压后,从来不去医院做正规检查和治疗,反而随意尝试民间偏方或秘方,又或是自行购买降压药。但每个患者的病因不一样,身体素质、年龄以及合并的疾病也不尽相同,所以不能随意服用降压药,以免诱发副作用。另外,不能随意服用降压的保健食品或保健仪器,根本没有明确的降压作用,甚至因为随意停药而引发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