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彭浦镇场中路绿泉家苑沿街商铺的卷帘门刚升起,电动车店主老曹就开始了“停车场突围”——他必须侧身挤过两辆紧挨着的轿车,后背蹭着车门才能把电瓶车推进店铺。这样的场景在过去几年时有发生,高峰期门前大约50米的道路能停大约20辆车,倒伏的停车桩和坑洼的路面见证着这场僵局。

转机出现在今年3月,一张尘封的规划图纸一场“多格合一”的探索,为这场僵局带来了破局。

门堵,心更堵

在绿泉家苑沿街经营电动车店的老曹回忆起曾经自家门前的停车乱象直摇头。

大家随意停放,门前区域被堵得水泄不通,我们装卸货时都得小心翼翼,生怕剐蹭到别人的车。”

日子一长,问题越发严重。由于缺乏规范的管理,该地成了周边其他小区居民的“免费停车场”,一到高峰时段,各种车辆把商铺周边挤得满满当当,堵住了来往的通道,地面变得坑坑洼洼,也令老曹这样的沿街商户心里堵得慌,时间久了,无疑对商户们的正常经营产生了影响。


但当商铺所属物业公司向交警部门求助时,由于缺乏土地规划图纸,交警部门也无法确定该场地是居民区用地还是公共用地,这场“停车治理拉锯战”又陷入了僵局。

锁定图纸,僵局找到突破

今年3月,彭浦镇幸福综合网格的网格员在日常巡查中,了解到店主们对规范停车管理的呼声越来越迫切。为了解决这一困境,幸福综合网格依托“多格合一”机制,整合城管、物业等单位和部门,对沿街商铺的停车乱象进行了全面摸排。

首先要解决的一大难题,就是确定商铺门前的土地归属。

由于该地块开发商经历过多次易手,街区党总支调动区域化党建资源,多方联系找到了该小区的土地所属方幸福实业有限公司,调取了原始规划图纸。通过比对和分析,最终确定了该区域属于小区用地范围,只有商户和居民有权使用,这为后续的整治工作的推进奠定了基础。

谁来负责修整改造?

土地归属清晰了,又一个难题迎面而来——谁来出资修整地面?谁来负责停车桩的改造?

幸福综合网格召开联席会议,区域化共建单位、物业、沿街商铺代表、居民代表以及相关部门围着一张会议桌展开“头脑风暴”,共同商量着如何破局。



“门前环境好了,我们生意也好做。”

“钱一起出,事情一起解决。”

会上,各方代表畅所欲言,你一言我一语,一个共识慢慢诞生:地面铺平修整部分由彭浦镇管理办牵头进行修缮,停车桩部分则由商户共同出资、自主认管责任区,并建立“商户共管+门前三包”长效管理机制。

多方合力,堵点全线打通

方案敲定了,关键在于执行。

在彭浦镇幸福综合网格的牵头下,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紧锣密鼓地开始推进改造方案。城管在现场进行协调管理,网格工作人员与商户代表开展入户协商工作,专业施工队伍对破损路面进行修缮。


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施工和精心治理,绿泉家苑沿街商铺的面貌如今发生了显著变化——停车位重新规划后变得合理有序,路面在精心维护下干净整洁,门前的交通状况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商户们也纷纷表示:“路通了,眼前清爽了,心里舒服了,生意也好做了!”


更重要的是,这场由商户主动参与的‘门前革命’,不仅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还探索出了一条‘居民提案—多方协商—自治共管’的治理新路径,打破了传统网格间的壁垒,构建起一张紧密而高效的基层治理网络,充分激发了居民和商户的参与热情和管理潜能,让街区治理更加高效、精准和可持续。”幸福综合网格工作站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介绍,为了确保整治成果得以巩固和延续,幸福综合网格后续还将定期组织商户代表召开会议,交流管理经验,共同维护街区环境,同时,城管部门也将加强对沿街商铺的日常巡查和监管力度,守护这来之不易的治理成果。

记者获悉

接下来,彭浦镇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工作,以问题为导向,以实效为目标,用更精细的服务、更有力的举措,打造具有小镇特色的基层治理新样本。

记者:蒋文婕

编辑:叶苹

信息来源:彭浦镇采编基地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