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99字 | 预计阅读时4分钟

过去25年,澳洲啥都在涨价,但房子涨得最离谱。

现在买房简直比登天还难,租房也快租不起了。

更可怕的是,房子正在把澳洲人分成"有房阶级"和"无房阶级",贫富差距越拉越大。


还记得2000年那会儿吗?

普通家庭4年工资就能买套房。

现在?得干8年!

悉尼更夸张,要攒10年工资才买得起。

年轻人首付攒得还没房价涨得快——90年代攒首付要6年,现在没12年想都别想。

房价飙升让许多年轻澳洲人买房的希望越来越渺茫。

结果就是:

30岁出头的有房族从57%降到50%

20多岁的更惨,有房比例从43%暴跌到36%

穷人买房?基本没戏——每个年龄段里,最穷的40%人掉队最快

租房也越来越贵,特别是疫情之后。

现在的出租房空置率处于历史最低水平,而新上市的租房租金涨幅惊人——过去四年里,悉尼和墨尔本的租金大约上涨了20%,布里斯班、阿德莱德和珀斯的涨幅更夸张。

低收入群体越来越多地成为租房者,他们在住房上的支出占收入的比例持续上升。

2003-04年至2019-20年,收入最低的20%家庭的实际收入增长约26%

然而,其中超过一半被住房成本的上涨所吞噬,扣除住房成本后,实际收入仅增长12%。

相比之下,收入最高的20%家庭的实际收入增长47%,扣除住房成本后,仍然增长了43%。


尽管澳大利亚的财富不平等程度仍在经合组织(OECD)平均水平附近,但过去二十年来,这一差距不断扩大,而房价上涨是主要原因之一。

2019-20年,25%有房家庭报告称其净资产超过100万澳元,而无房家庭的净资产中位数仅为6万澳元。

自2003-04年以来,高收入家庭的财富增长超过50%,其中很大一部分得益于房产增值。

而低收入家庭,也就是主要是无房者,财富增长不足10%。

住房财富的分化在不同代际之间尤为明显。

较早购房的人群,尤其是在2000年代初房价大幅上涨之前购房的老年人,其财富占比持续上升。

这种不平等将随着财富的代际传承而进一步固化。

部分人将继承一套或多套房产,而另一些人,尤其是低收入家庭的后代,则可能一无所有。


周末,我送别了另一位大学同学Sophie,她2008年来悉尼留学,读会计。

和很多留学生一样,原本打算毕业就回国,但悉尼的阳光和机会留住了她,她顺利拿到PR,进入一家本地会计公司,一待就是近10年。

"刚毕业那会儿,我们几个同学经常开玩笑说,攒够首付就在内西区买个小公寓。"

2011年,她在悉尼内西区Burwood看中一套三居室二手公寓,45万澳元左右,首付9万。

"当时觉得,再拼两年就够了。"

但她没买。

"想着等升职加薪再说,反正房价不会涨那么夸张吧?"

结果Burwood的房价像坐了火箭,等她存够首付时,房市已经完全变天了。

她转而看更远的区,但工资的涨幅永远追不上房价

疫情后,情况更糟了。

去年,她的房东通知周租涨200熬夜——"现在市场都这个价"。

她试着找别的房子,结果在Zetland看房时,50多组人排队,有人当场加价50澳元周抢租。

最后她只能继续住着,因为搬家意味着要花更多钱。

上个月,她彻底绝望了。

"我算了笔账——就算不吃不喝,每年存3万,也要再熬8年才够首付。可8年后,悉尼的房子会涨到什么地步?"

更让她心寒的是身边的对比:

“她公司总监(60后)在2000年以30万买下北岸的房子,现在值400万,整天说"年轻人不够努力"。

她的95后助理去年也买了公寓——因为父母卖了上海的一套房给她付全款。

"悉尼已经变成一个——要么家里有矿,要么认命当一辈子租客的地方。"

所以,她决定走了。


现实就是如此,对于靠一份工资生活的普通人来说,想要在澳洲买房已经变成了一场几乎不可能完成的挑战!

除非年薪超过六位数,或者能得到父母的经济支持,否则大多数人只能望房兴叹。

前澳洲储备银行经济学家彼得·图利普直言不讳地指出,如今的年轻单收入者基本上只有三个选择

  • 要么搬到远离市区的偏远地带;

  • 要么依靠父母资助;

  • 要么干脆放弃买房梦想。

但现实是,这三个选项都令人沮丧。

在悉尼这样的城市,情况尤其严峻。

当地房价中位数已经突破150万澳元大关,光是攒够10-20万的首付就足以让普通工薪族望而却步。

根据Mozo金融比价网站的数据,想要负担澳洲独立屋中位价116万澳元的房产,年收入至少要达到16.8万澳元;即便是购买公寓,也需要11万澳元的年薪。

这远远超过了澳洲7.2万澳元的收入中位数。

存首付的过程更是令人绝望。

考虑到每周600澳元左右的房租支出,普通打工者想要存下20%的首付(约23万澳元)简直难如登天。


即便是10%的首付(约16.4万澳元),对大多数人来说也是个遥不可及的数字。

在这样的压力下,越来越多单收入者开始依赖政府的首次购房补贴计划,通过支付2%-5%的低首付来勉强上车。

这也是澳洲本次大选两党的主要主题

但实际上,这种方式同样存在风险:贷款额度受限,月供压力巨大。

最新数据显示,全澳主要城市中,独立屋中位价低于50万澳元的城区仅剩12个,公寓市场的情况稍好,但选择也不到80个。

这意味着低价房源正在快速消失,剩下的要么地理位置极差,要么条件堪忧。

"我爱悉尼,但悉尼已经容不下普通人的梦想了。"

这是Sophie临走前跟我说的最后一句话… …

站在悉尼国际机场的出发大厅,我目送Sophie推着行李走向安检通道。

她的背影在熙攘的人群中显得格外单薄,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留学生,如今带着满身疲惫离开这片土地。

*本文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13

04-2025

12

04-2025

11

04-2025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