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利亚是中国在非洲的铁杆盟友,也是当年把中国抬进联合国的非洲兄弟之一——中呢两国于1971年2月10日建交,建交以来双边关系发展顺利。2005年,双方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24年9月,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方高层互访频繁,在涉及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等问题上相互支持,尼方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



在经济方面,尼是中国在非洲的第一大工程承包市场、第二大出口市场、第三大贸易伙伴和主要投资目的地国。2023年,中尼双边贸易额225.6亿美元。2024年1-9月,双边贸易额151.0亿美元。中国出口商品主要为机电产品和纺织服装,进口原油和液化天然气等。中国企业在尼累计签订承包工程合同额巨大,涉及铁路、公路、房屋建设等诸多领域。2024年底,中国人民银行与尼日利亚中央银行续签了规模达150亿元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而中方也给予了尼非常多的支持,保障了该国的稳定与发展。

尼日利亚国防部国务部长贝洛·穆罕默德·马塔瓦勒博士日前与中国北方工业公司(NORINCO)的一个代表团举行了会晤,以扩大战略性军事合作,此举标志着尼日利亚正朝着国防自给自足的方向转变。

此次会议于3月18日在阿布贾举行,是尼日利亚自2024年启动的旨在加强本国国防制造业基础的持续努力的一部分。由中国北方工业公司负责非洲和美洲业务的副总经理田北先生率领的代表团与尼日利亚官员会面,探讨在关键领域的更深入合作,这些领域包括先进技术转让、劳动力培训,以及提高国防硬件生产中的本地成分占比。



根据马塔瓦勒部长的媒体助理艾哈迈德·丹-武迪尔发布的一份声明,马塔瓦勒重申了尼日利亚致力于重振尼日利亚国防工业公司(DICON),并将其转变为本土武器制造中心的决心。

马塔瓦勒博士表示:“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尼日利亚必须在国防生产方面实现自给自足。我们欢迎那些尊重我们主权、提供关键技术,并帮助建设可持续的本地能力的可靠合作伙伴。”

中国北方工业公司是中国顶尖的国有国防承包商之一,该公司的此次访问预计将带来广泛的益处,从全面实现国防技术现代化,到改善制造业基础设施以及为尼日利亚人员提供培训等。这一举措与博拉·艾哈迈德·蒂努布总统的“重拾希望”议程相契合,该议程强调国家安全、本地工业发展以及减少对外国军事装备的依赖。

中国北方工业公司在尼日利亚国防领域日益重要的角色,也反映出一种更广泛的战略,即让军事合作伙伴关系摆脱对传统西方供应商的依赖,实现多元化。这家中国公司已向非洲多个国家供应了武器、装甲车及其他装备系统。

马塔瓦勒强调,尼日利亚国防部全力支持任何有助于将尼日利亚打造成地区国防制造中心的“可靠计划”,并表示政府随时准备支持那些与其长期目标相符的努力。

此次会议突显了非洲国防外交正加速转向非西方合作伙伴,这些合作伙伴在武器研发、基础设施建设和培训方面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而且往往限制较少,交付时间也更快。

尼日利亚与中国北方工业公司之间合作的加强,不仅可能提升当地的国防产出,还可能标志着该国国防采购政策将出现更广泛的调整。

【小编毒舌】尼日利亚可是现在中国军贸的重点客户,目前装备的中国武器涵盖陆、海、空三军,具体如下:

陆军:

VT-4主战坦克:是中国最强外贸坦克之一,配备125毫米滑膛炮、先进装甲与火控系统,战斗力出色。

SH-2型122毫米车载榴弹炮:具备高机动性与信息化能力,最大射程达27公里。

ST-1轮式突击炮:具有较强的机动性和火力,能够在复杂地形下执行作战任务。

CS/VP3防地雷反伏击车:全重14吨,配备260马力柴油发动机,最大速度110公里/小时,防雷和防弹性能优秀。



红箭-12E反坦克导弹:具有先进的制导系统和强大的破甲能力,可有效打击敌方坦克和装甲车辆。

SH-15型155毫米榴弹炮:基于自用PCL-181改进而来,具有出色的火力和射程。

SH-5型105毫米榴弹炮:具有较高的机动性和火力精度,可用于支援步兵作战。

SR-5型122毫米火箭炮:在自用122毫米火箭炮基础上,通过扩容300毫米火箭弹共架技术,最大打击距离超过100千米。

海军:

P-18N型巡逻舰:以056为蓝本进行设计,排水量约1800吨,装备有1门PJ-26单管76毫米舰炮、2门20毫米机炮以及2门30毫米机炮。

空军:

歼-7NI战斗机:2007年新产,2010年加入尼军,总数15架,其中3架是教练型歼教-7NI。



彩虹-3A察打一体无人机:配备AR-1空地导弹和飞腾-10激光半主动制导炸弹,实战表现抢眼。



翼龙-2无人机:可执行多种作战任务,能搭载多种武器,如AKD-10空对地反坦克导弹、BRMI-9090毫米制导火箭等。



JF-17“枭龙”战斗机:由中巴联合研发,尼日利亚采购了3架,提升了其空中作战能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