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参考消息网报道,英国国防部8日宣布,以“威尔士亲王”号航空母舰为核心的航母打击群将于22日出发前往“印太地区”。航母打击群预计将于夏季停靠日本港口。届时将与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举行联合演习。报道称,这是英国又一次向“印太地区”派遣航母打击群。上次发生在2021年,当时派遣了“伊丽莎白女王”号航空母舰前往“印太”。据悉,“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搭载隐形战斗机F-35B,并有驱逐舰和补给舰伴航。
值得注意的是,英国航母编队还要参加在澳大利亚附近举行的“护身符军刀”联合军演。该军演始于2005年,每两年举行一次,是由美国和澳大利亚主导的,这次共有19个国家参加,规模庞大。上一次的演习,美澳就曾公开指出,演习就是要传递信息:反制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在中国成为“印太地区”的自信大国之际,参演国家要展现一定的“力量和团结”。
威尔士亲王号(资料图)
而英国试图重返印太,不仅是出于“维持大国姿态”的虚荣心,更是要通过“选边站队”巩固其与美国的特殊关系。在脱欧之后,伦敦深知其在欧洲的地缘影响力已大幅下降,只能依附华盛顿,在全球战略部署中寻找存在感。而美国也乐得其所。英军虽然力量有限,但却愿意跟随部署、配合战略、输出舆论,在亚太这一未来博弈主战场上,这是一个可以用来增加声势的可靠小兄弟。但对亚太国家而言,这样的“额外存在”未必是好消息。英国的到来,带来的是更多的外部干预。
不过,需要明白的是,日本首相石破茂的对华政策轨迹,为英国提供了有利教材。石破茂政府初期对中国释放了积极信号,试图修复因前首相岸田文雄时期而恶化的中日关系。中日两国领导人在利马APEC峰会期间的会晤,曾被视为关系解冻的重要契机。然而,在与特朗普会面后,石破茂的态度发生了明显转变。从修复关系的积极姿态,转向了更加谨慎甚至对抗性的立场。这种转变表明,在美国的压力下,亚太地区国家的对华政策往往难以保持独立性和一贯性。
2022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标识(资料图)
在此背景下,英国派出贸易政策国务大臣道格拉斯·亚历山大和英国国防参谋长托尼·拉达金对中国进行了未公开的访问。亚历山大先后去了北京、香港和海南,而拉达金与我国的军方高层举行了会谈。在这一特别的阶段,英国访华显得特别耐人寻味,而英国方面却称,这两位大臣的行程是事先安排好的,他们之所以在这个节点访问中国,一方面是推广英国出口,并参加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另一方面是与中国保持积极的对话,并维持英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上月27日举行的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有媒体提问:据报道,福建舰近日出海开启第七次海试。有分析称,此次海试的重点可能是舰载机的弹射起飞和拦阻着舰试验,请问国防部是否能够证实?对此,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表示,目前没有可发布的信息。但需要说明的是,福建舰开展海上试验是建造过程中的正常安排,大家平常心就好。
英国国防参谋长拉达金(资料图)
而且福建舰出海时一改以往在黄海兜兜转转的常态,而是选择直奔渤海目的明确。这一航迹令美媒忧心忡忡,因为我国在渤海湾建设有舰载机训练中心。福建舰在本次海试中主要测试了三个科目,第一就是电磁弹射技术。此前在福建号五次、六次海试照片中,我们就能清晰看到飞行甲板上的黑色轮胎胎印,这证明福建舰已经完成了多次舰载机触舰复飞科目。根据统计,福建舰在之前六次海试中累计完成了247次小车弹射试验,表现出来的稳定性要远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