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现场
4月10日,“跋涉与追索——华茂教育典藏中国美术学院两届全山石油画创研班作品展”在宁波华茂美术馆开幕,集中呈现了26位学员的主题性油画作品。
展览启动仪式
开幕式上,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宁波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党组书记杨劲,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院长邬大勇,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全山石,华茂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徐立勋分别致辞。学员代表、浙江纺织服装学院教授、宁波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威结合自身学习与创作经历发言。来自艺术界、学术界、教育界的近200位嘉宾参加了开幕式。
展览现场
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油画艺术家,全山石始终秉持“学习油画必看原作”的教学理念,强调要把课堂开设在博物馆、美术馆,让学生通过直面大师原作理解油画的质感、色彩与笔触。他指导的创研班坚持油画创作生活化、本土化和民族化探索,将主题性创作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培养出大批兼具扎实造型能力与现实关怀精神的艺术家。2015年,全山石艺术中心与中国美术学院联合创办首届“全山石油画高级创研班”,面向全国选拔具有潜力的青年油画家。在全山石大量心力的倾注下,创研班以“培养中国油画的后备力量”为目标,构建了“基础训练+创作实践”“国内教学+境外考察”的多元模式。2021年,第二届创研班进一步创新教学模式,采取基础训练与创作实践相结合、集中授课与分段实践相穿插等多样化教学模式,让每位学员都完成了一幅或多幅的大型主题性创作。
本次展览,邬大勇、封治国、来源、任志忠、李前、波里亚、陈伟平、潘勤、黄庆、周小松、孔凡博、尹骅(第一届),吕鹏、王梁、黄木鉴、吉鑫源、朱江波、蔡俊杰、霍尧、莫非、何永兴、顾天龙、何辉、吴威、梁君儒、方经纬(第二届)26位艺术家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个体探索,更承载着全山石的心血与艺术教育理念。展览不仅延续了主题性油画传统,也为其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与启示。
全山石介绍了两届创研班教学的特点,一是利用新时代的便利,将课堂搬至国外美术馆,后借艺术中心陈列和展览弥补;二是以集体指导方式组建师资团队,采取多样化教学模式;三是学员自发选择,创研班因势利导,此次展出作品虽为“处女作”,但仍欢迎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展览现场
同日下午,举行了“主题创作与艺术教育”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由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杨振宇主持,邀请了张祖英、沈嘉蔚、孙景刚、尚辉、李宏、封治国、孔令伟、于洋、郭亮、王羽、王琨、吴端涛、张玉梅、顾村言、王红媛等学者专家,以及创研班导师和学员代表,共同围绕主题性创作在当下美术创作中的位置、意义;主题性创作与生活和时代的关系;主题性创作中的题材、主题;主题性创作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如何统一;主题性创作的当代叙事责任与表达边界;如何贯彻艺术为人民的宗旨;如何通过油画本体性语言来寻找艺术创作的真正主题等展开深度研讨。
研讨会现场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7月9日。
图文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 | 刘 晶
制作 | 闫天蒙
校对 | 蔡培新
初审 | 刘 晶
复审 | 马子雷
终审 | 金 新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贵宾接待室、会议室、茶室、视频录播室,背靠中国国家画院,面临三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品鉴会、研讨会等活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联系人:王会
联系电话:010-68464569 18611300565
《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5年出版44期。邮发代号:1-171
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264元/年
2.直接向报社订阅,发行联系人:吴坤 电话: 13071178285
新闻热线
电话:010-68469146
邮箱:zgmsb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