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枇杷香,丰产半山黄。随着春末夏初的温暖阳光照耀大地,云浮市郁南县建城镇白天村三千多亩枇杷喜获丰收。一片片的枇杷林披上了金黄色的外衣,一颗颗璀璨的“黄金果”挂满枝头,谱写了一曲产业协奏曲。



近日,记者来到建城镇天马山白天村看到,漫山遍野的一串串如鸡蛋般大小、色泽金黄、果香浓郁的枇杷挂满枝头。村里的枇杷园里一片欢声笑语,村民们三五成群,或拿筐或用桶,兴高采烈地穿梭在果树之间,小心地采摘着枇杷。在枇杷园的入口,一筐筐刚采摘下来的新鲜枇杷整齐地摆放在一旁,金黄色的果实散发着诱人的光泽和淡淡的果香。几个村民穿着朴素的衣裳,手脚麻利地开始打包,大家不时地交谈着,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今年已是60岁的枇杷种植基地场主刘柏焕是土生土长的建城人,多年来一直从事水果种植、流通事业。他告诉记者:“枇杷基本来说是一年中最早的水果,尤其是天马山枇杷,以其皮薄肉厚、汁水丰盈深受消费者青睐。目前基地种植枇杷果30多亩,亩产两三千斤。今年价钱好,中等果4-5元/斤、特等果12-13元/斤,主要是珠三角地区、云浮市区水果流通商上门收购。”



白天村村民陈姨告诉记者:“近年来建城镇水果产业越做越大,打理果树、摘果人工需求量增多。目前采摘枇杷人工有150元/天。在家乡工作有这个收入,可以照顾家里,很不错。”

据白天村党支部书记苏秀芳介绍,该村历来有种植枇杷的传统,2000年后在政府的推动下大规模种植,目前每家每户都参与种植,总规模达到3000多亩。当前销售情况非常好。村里主要做好联系深加工、电商平台等方面工作,为群众解除后顾之忧。



据悉,郁南县建城镇是“中国无核黄皮之乡”,这里不仅以黄皮产业闻名全国,更在“百千万工程”的引领下,锚定“大湾区生态产品供给地”目标,构建起以黄皮为主导,枇杷、粉葛、西洋菜、油栗等特色农产品齐头并进的“一果带动百业兴”农业产业发展格局。

记者:罗强 区伟东

通讯员:陈韵

编辑:彭玉静麦月勇

校对:罗青青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