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畔的夜色中,"懂车更懂你·2025上汽之夜"不仅是对过往七十载造车征程的回望,更是一场对未来出行图景的宣言。从上海内燃机配件制造公司的初创,到合资合作的行业先河,再到"新四化"理念的引领,上汽始终与中国汽车工业同频共振。如今,面对全球汽车产业的百年变局,上汽凭借市场、技术、产业链及出海战略的多元布局,以内外兼修、开放共生的生态体系为基石,正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这场发布会上,Momenta、地平线、华为、大疆等核心合作伙伴的集体亮相,不仅印证了生态协同的实践成果,更揭示了开放共生将成为上汽未来最核心的竞争力之一。
厚积薄发
从技术追随到生态引领的跨越
上汽的进阶之路,是一部从"市场换技术"到"技术反哺全球"的进化史。2024年一季度,上汽整车批售94.5万辆,同比增长13.3%,终端交付量突破108万辆,新能源车销售27.3万辆,同比增速近30%。亮眼数据的背后,是十年累计1500亿元的研发投入铸就的"七大技术底座"——纯电、混动、氢能三大整车平台,以及电池、电驱、超混系统和智能车全栈解决方案。这种技术积淀不仅让上汽在自主品牌销量同比大涨58.7%,更推动其从产业链参与者升级为规则制定者。例如,与大众汽车集团的技术反哺协议,标志着中国车企首次以输出方身份参与全球豪华车标准制定;而与AUDI品牌的合作,则将"中国市场定义权"转化为"全球话语权"。
技术的突破需要生态的支撑。上汽通过整合乘用车、国际业务、研发总院等自主板块资源,形成"五指握拳"的协同效应,同时以开放姿态汇聚Momenta、地平线、华为、大疆等"智驾四大高手",构建覆盖L2+至L4级的全栈式架构。这种"自研+合作"的双轨模式,既避免了生态孤岛,又实现了技术路线的多元化。例如,与Momenta合作的"飞轮"技术洞察,通过量产数据与完全无人驾驶系统的协同,将规模化无人驾驶成本跨数量级降低;与地平线联合研发的行泊一体方案,则基于征程®系列芯片平台,实现了从高速公路辅助到记忆泊车的功能全覆盖。正是这种兼容并蓄的生态思维,让上汽在智驾平权的浪潮中实现了率先卡位。
全域深耕
从智能制造到全球本地化的闭环
滋养产业链的隐形冠军,是上汽生态竞争力的另一重注解。延锋作为全球最大汽车内饰供应商,以"地面+空中"双轨生态打破行业边界:其智能座舱技术不仅覆盖90%全球主流车企,更跨界赋能航空产业,与中国商飞联合开发航空座椅系统。而安吉物流则以年运输能力1000万辆、全球32艘自营船队的规模,构建起"出海舰队",其中"上汽安吉申诚号"远洋滚装船采用LNG双燃料动力,减少30%碳排放。这些布局不仅强化了供应链韧性,更让上汽在全球化竞争中占据先机。
出海战略的成败,往往取决于"全球化思维"与"本地化行动"的平衡。上汽将全球市场划分为多个区域,针对欧洲、东南亚等地的文化差异与法规要求,提供定制化产品方案。例如,MG品牌在英、法、德等国跻身主流阵营,印证了"中国智造"的全球适配性。这种策略的背后,是技术创新与用户洞察的深度融合——基于银河全栈座舱3.0系统,上汽实现了对鸿蒙、安卓、IOS三大手机系统的全覆盖,市场手机品牌适配率超90%,并通过与OPPO的战略合作,打通车机与手机生态,让智能座舱成为"装进口袋的移动空间"。
用户平权
从功能普惠到情感共鸣的升维
在技术狂飙突进的时代,上汽始终将"安全"视为平权的底线。通过主被动安全融合体系,上汽重新定义了智能化时代的安全标准:车身结构达到"不怕撞"的钢筋铁骨级别,ADAS与VMC技术实现"不会撞"的主动防护,而跨系统冗余控制则确保"万一撞了也不怕"。这种安全理念甚至延伸至电池领域——"魔方(参数丨图片)"电池以高于国标30%的安全标准,达成50万台交付"零自燃、零热失控"的行业唯一纪录。
当安全成为基石,个性化便成为了进阶的阶梯。上汽敏锐捕捉到汽车从"通勤工具"向"个性载体"的演变趋势,提出硬件与软件双轮驱动的个性化战略。软件层面,AI大模型的引入让车辆具备自学习能力,可根据驾驶习惯、体感温度等数据主动提供关怀,甚至一句话定制座舱设置;硬件层面,电子电气架构的升级将赋予汽车更强的可拓展性,未来用户可像组装PC一样自定义汽车功能。这种"千人千面"的体验,在智舱与智驾的融合中达到高潮:语音识别率近100%、控制延时小于150毫秒的银河座舱系统,与"地大华魔"生态伙伴提供的多样化智驾方案,共同构建起"自由且有趣"的出行场景。
生态共荣
从资源整合到价值共振的跃迁
上汽之夜的聚光灯下,合作伙伴的集体站台绝非偶然。从延锋的智能座舱到安吉物流的全球船队,从Momenta的自动驾驶到OPPO的生态互联,这些合作早已超越简单的技术嫁接和商业合作,演变为价值共创的共生关系。例如,与华为终端的深度协议不仅涵盖产品定义与供应链管理,更瞄准"技术共生、生态共创"的长期目标;与火山引擎、阿里的跨界合作,则通过数据与算力的整合,推动智能出行体验的持续迭代。这种开放生态的威力,在享道出行平台得到集中体现——其Robotaxi累计行驶140万公里、订单超26万单,年底将获470张上海无人驾驶牌照,实现浦东机场全自动驾驶运营。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上汽的野心可不止于造车。通过GloCal战略的推进,上汽正将"中国方案"输出为全球标准;通过芯片国产化基金与国家级项目参与,其在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道路上愈发稳健;而DMH混动系统46.3%的热效率、2200公里实测续航,则彰显了"效率平权"的实践决心。正如发布会上那句"We are more than auto"的宣言,上汽正在将自己重塑为以汽车为载体的生态平台——这里既有技术的硬核突破,也有体验的细腻关怀,更有伙伴的协同共进。
从江南制造局的蒸汽机轰鸣,到智电时代的生态交响,上汽用七十年的探索证明:真正的领航者,从不独行。把开放共生的基因融入企业血脉,让用户需求与技术平权形成共振,这场由中国车企主导的产业变革,注定将重新书写全球汽车产业的未来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