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资讯零部件采供一步到位
全球汽贸网资讯,电动车品牌极星(Polestar)正在大幅缩减其在中国市场的业务版图,逐步关闭门店网络,并退出与中国本地公司的销售与营销合资企业。
(图片来源:carnewschina.com)
Polestar首席执行官Michael Lohscheller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家起源于瑞典、隶属于李书福汽车帝国的品牌,已决定在全球最大汽车市场采取不同的运营模式。
Lohscheller表示:“我们在不同市场采取不同的策略,这是很正常的,毕竟中国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他还补充说Polestar仍然致力于中国市场,长期看好其作为品牌的发展前景。
尽管Polestar在2025年第一季度销量同比增长76%,但2024年整体表现依然低迷,Polestar 3和Polestar 4两款车型市场反应不及预期,公司将实现现金流盈亏平衡的目标推迟了两年。目前其股价已在1美元左右徘徊近一年。
在中国,Polestar正面临来自比亚迪等本土品牌的激烈竞争。截至目前,其官方购车App上仅剩10个可预约试驾的城市门店,而官网仍显示有36家门店。
当被问及是否在将资源从中国市场撤出时,Lohscheller表示:“我们必须认识到:Polestar还是一家年轻公司,资源有限。我们在欧洲市场看到了更多增长机会。”
根据4月10日的一份交易所公告,Polestar已正式退出与湖北星纪魅族集团有限公司的合资企业。公告称,该决定是因市场重点和战略方向发生调整。这家合资公司原负责Polestar在中国的销售、客户服务及其他商业运营。
尽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动车市场,Polestar在2024年仅在中国售出约3,120辆乘用车,而其全球销量约为44,850辆。
“我们仍然保持深耕中国市场的承诺。但我们必须优先考虑部分市场。因此我们必须有所取舍。”Lohscheller还列举了英国和法国为销量持续增长的代表地区。
Polestar的“战略退守”并非个例。在电动车红海中,一些过度依赖欧洲设计、品牌光环与进口路径的外资品牌,若无法快速完成本地化研发、生产与服务体系的落地,可能会被挤出主流竞争圈层。
Polestar与星纪魅族的合作曾被市场寄予“科技赋能”的厚望。然而,这场联姻仅维持一年就告终,反映出中外合资在智能网联领域的融合仍存在文化、策略与执行层面的壁垒。
(编译:全球汽贸网 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