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13日讯 4月13日,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山东赛区总决赛在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以下简称“青岛能源所”)举行。来自全省的34所高校的480余支团队在决赛中展开激烈角逐,大赛邀请到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师范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山东科技大学、青岛能源所等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三十余位专家担任评委,旨在以创新的思维和扎实的研究成果,为能源经济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青岛能源所所长、党委书记吕雪峰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辞。吕雪峰表示,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中国能源绿色转型使命重大。实现能源革命以及双碳目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包括能源经济在内的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希望学子们通过学术与实践的结合,推动能源双碳领域的前沿探索,助力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

大赛观察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姚星在致辞中指出:能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政策的支持,更需要跨学科的合作与创新。希望参赛学子们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在大赛中展现自我、收获成长,共同探索能源经济的未来方向,为构建更加绿色、高效的能源体系贡献力量。

大赛核心组成员、山东赛区组委会主任、青岛能源所泛能源大数据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田亚峻表示,大赛面向低碳发展和能源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立足能源经济与低碳发展领域人才培养,从多学科交叉融合视角探讨和解决能源经济和低碳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既为全国在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展示提供了广阔舞台,也为广大师生、社会团队和专业人士提供了交流平台。

现场答辩分为作品展示和评委问答两个环节。参赛团队围绕选题背景、研究方法、社会价值等维度进行阐述。评委从创新性、实践性、数据支撑等多角度对作品进行评分,并针对能源政策落地、技术可行性等问题提出专业建议。

大赛自2024年7月启动,吸引了来自全国724 所高校的学子参与,报名团队31388支,递交作品16104组,参与人数近10万人。本届大赛山东赛区竞赛由青岛能源所主办,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协办,同时得到了山东省智库决策咨询专家绿色低碳核心团队的专业指导。山东赛区共吸引省内49所高校的3878支队伍报名,45所高校提交作品2278组,报名数和递交作品数均列全国第一。

经校赛选拔,本届大赛山东省赛推荐入围省赛作品762项,经通讯评审和专家会评阶段,最终确定481项作品进入总决赛,其中大学生队340项,研究生队147项。总决赛分为大学生/研究生能源经济、能源金融与管理、调研与创新创业以及泛能源大数据等十个赛道同步比拼。


同时,为了促进山东地区泛能源大数据研究和应用的进一步深化,开幕式上,由二十余所高校共同发起的“泛能源大数据学术联盟山东分区”正式成立,山东师范大学任秘书长单位,旨在立足青岛,服务山东,面向全国,推动泛能源大数据基础科学与学科教育融合的深入发展,打通学术链、产业链与政策链的深度融合。

作为大赛秘书长单位和山东赛区承办单位,青岛能源所始终将赛事视为科教融合的重要抓手。此次大赛的成功举办,是青岛能源所服务国家“双碳”战略、推动能源经济创新发展的有力实践。研究所将继续通过国家级赛事平台,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赛题设计,为选拔和培养能源经济领域创新型人才搭建载体,进一步深化科教协同育人模式,助力复合型人才培养。

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是由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简称“双法”研究会)主办、中国“双法”研究会低碳发展管理专委会承办的国家级赛事,2023年3月正式进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目录》。

闪电新闻记者 臧一文 通讯员 杨晓钰 报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