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殿松 河南南阳人,1974年入伍,80年代任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干部,90年代后任故宫博物院办公室主任。现任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理事,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协会会员,中国博物馆协会会员等。
魏殿松是从故宫博物院走出的书法家,多年在故宫学习研究并倡导宣传皇宫“馆阁体”书法,作品具有“魏晋风、殿堂韵、松柏骨”的美誉而受到广泛好评。近几年,“紫宸清韵,魏殿松书法展”,曾在首都博物馆、恭王府博物馆、保利艺术馆、扬州个园、南阳市图书馆、深圳证交所博物馆等单位展出。其作品端庄厚重,中正平和,清华朗润,先后被故宫博物院以及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艺术馆收藏。多幅作品在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北京翰海、北京荣宝斋等拍出较好成绩,受到社会各界书画爱好者及收藏者的关注。
魏殿松在书法领域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对其的全面分析:
传承方面
• 深厚的文化根基:魏殿松在故宫博物院工作多年,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和研究历代名家的真迹,从魏晋时期的钟繇、王羲之、王献之,到唐宋的颜真卿、柳公权、苏轼、米芾等,他深入研习古人的用笔技巧、结构布局和章法安排,深刻领悟传统书法的精髓。
• 馆阁体的传承:魏殿松是中国书法馆阁体的传承者,他继承了历代馆阁体书法艺术的笔墨精髓,其书法的精、气、神充满了浓郁的皇家气息,师法古人,又融古法于自家笔下,形成了潇洒古雅、简洁凝练的鲜明艺术风格。
• 对传统的深入理解:他深知继承传统对于书法创作的重要性,对魏晋书法的推崇和学习,以及对“殿堂韵”和“松柏骨”等传统审美观念的继承,为他的书法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追求创新
• 在继承基础上,追求创新:魏殿松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注重创新,敢于突破传统的束缚,尝试新的创作方法和表现形式。他将现代审美观念和艺术手法融入到书法创作中,使作品更具有时代感和个性特色。
• 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书法形成了“魏晋风,殿堂韵,松柏骨”的独特风格,其作品线条清秀圆润,用笔活脱流畅,结体端正,章法上整齐舒朗,给观者端庄典雅、雍容不迫的视觉感受,充分发挥出中国书法线条与笔墨的表现力和自由度。
• 对书法创作的深刻理解:魏殿松认为书法应兼具艺术价值与实用功能,他强调学书法要从古人学起,深研字的要义,做到胸有成竹才下笔,同时要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知道什么是好的作品。
社会影响
• 对当代书法发展的启示:魏殿松的书法创作模式为当代书法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他通过自己的实践,展示了一种在继承与创新中寻求平衡的发展道路,为当代书法创作者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范例。
• 对文化传承与交流的贡献:魏殿松的书法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他的作品在国内外的展览和交流活动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 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推动:魏殿松书法中所蕴含的“魏晋风,殿堂韵,松柏骨”等精神内涵,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他的书法作品所传达出的高雅、坚毅、不屈等精神品质,能够感染和鼓舞人们,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也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