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卦管鲍卜得之,果获全,彼此相逊,终显名义也。
图中:
雨下,车行路,舟张帆江中,官人着公服登梯,仙女云中执珪。
猛虎靠岩之课 光明通泰之象
物之合后则必立文,文乃饰之意。贲者,饰也,故为之序。人因合聚则有威仪上下,物之合聚则必有次序行列。此卦山下有火,草木百物聚于山处,下有火,则能照见草木百物,且增益其光彩,有贲饰之象。
卦图象解
一、雨下:满也,润泽也,成也。
二、车行路:前往任官象,行走四方也。
三、舟张帆在江中:此行顺风大利也。
四、官人着公服登梯:升迁在外地象。任公职主官外调象。丈夫从公职升官也。
五、仙女云中执珪:受阴人提携象。
人间道
贲:亨,小利有攸往。
物有外饰而后有立,但须有内实而加外饰,则可以亨。因文饰之道可以增加光彩,故必利于小进。
彖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
贲之道能亨,实由饰而来,饰之道,须来往以柔,求文饰以刚,名须正,故利小吉。贲饰之道,并非能增其内实,只外加文彩而已。今人但求外饰,不求内实,富侈表面,内无实才, 比比皆是,上位者所用皆富有之人,此败亡之初始象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天文,为日月星辰之错列,四时寒暑之变化。人文为人理之伦序,观人文以教化天下,此圣人用贲之道也。
象曰:山下有火,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
山下有火,草木为其明照而有光彩,此贲饰也。圣人观此明照之象,以修明庶政,成文明之治,无敢于用文饰,掩饰实情,枉法不顾,故君子以用明为戒。
初九:贲其趾,舍车而徒。
初九乃君子有刚明之德,居于下也。因其无位,无法施济天下,唯求贲饰自己而已。君子修饰之道,在正其所行,守节处义,凡不正则宁不与同行。
象曰:舍车而徒,义弗乘也。
于义不可同行,宁舍车而步行。
六二:贲其须。
外饰于物,无法改变其本质,须因其本质如何加饰,乃贲之道。
象曰:贲其须,与上兴也。
须贲之道,须与上随,随上而动,动静归依于所主。
九三:贲如濡如,永贞,吉。
贲之盛,须戒永正,则吉,因永正之心及行,很难维持。
象曰:永贞之吉,终莫之陵也。
如饰之变化多且非正,人所陵侮也,故戒之永正则吉。
六四: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
贲外饰为白色,白马亦为白色,但志不同, 由外饰同,而终有婚遂相应也。今人之求门当户对也。
象曰:六四当位,疑也;匪寇婚媾, 终无尤也。
四与一为应爻,六四当位时,中离间隔二三位,故疑也,但因一与四为正应,理直义胜, 终必无灾也。
六五:贲于丘园,束帛戋戋,吝,终吉。
此虽君位,但本质阴柔,不足自守,但求外贲于设险守国,田园近城,山丘在外,据险而守,即令阴柔之质,受人裁制其外,虽君子吝之,但终平安。
象曰:六五之吉,有喜也。
君能从人以成贲之功,此吉有喜也。
上九:白贲,无咎。
贲饰之极,则失于外伪,唯能质白于贲, 则无过饰之灾。故尚质素,不失其本真,千万不可外饰过于华美而失其本质,此戒贲也。
象曰:白贲无咎,上得志也。
处贲之极,则有过华伪失实之虑,故戒之, 以质素则可无灾,饰不可过也。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