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是安逸和乐的意思,但历代学者解释这个卦的时候,还包含三层意思:一是逸豫,安闲和乐之意;一是和豫,和悦顺畅的意思;一是备豫,有备而无患自然就可以安逸无忧。豫卦中,也贯穿着这几层含义。
豫卦在谦之后,谦与豫是互为综卦的关系,《系卦传》曰:“大有而能谦必豫”,富有又谦逊,必然身心皆安逸快乐。大有与谦代表人物质和精神的富足充实,这样的结果自然是豫的。
豫卦的卦象是坤下震上,有顺而动的意思。古人认为雷是从地中引发的。当土地中的阳气不断积蓄潜闭,一旦寻找到突破口,便可以阴阳相薄而成雷。雷电将带来生机,可振奋人心的,一旦雷电爆发,便有通畅和悦的效果,因此地中引雷称豫。
卦辞:利建侯、行师
豫卦外卦震是动,内卦坤为顺,有顺而动之象,引申意义则是象征着天子在上封建诸侯,兴兵征战,民众在下则顺从而悦服,说明了一旦上下一心,和悦顺畅,便是大有可为的时机。因为此时的民心可用,士气正旺,抓住这个机会便可一鼓作气成就一番事业。这便是豫卦的积极意义。
豫卦唯独只有九四一个阳爻,而九四就成为豫卦的主导,但若要事成,唯有一个主导是不够的,还需要众阴爻顺从配合他,因此豫卦的顺以动关键在顺字。引申到人事中,上下之间上级行事只有顺乎人心和客观规律,才能让下级心悦顺服,随之而行动,这就是刚应而志行,得柔应并顺以动,一切的行为合乎客观规律,顺畅而和悦,这就是豫。
于《周易》来说,不单单人事需要顺应一定的规律而动,即便是天地之间万物运作都需要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就如同日月运转,四时的更迭,亦是天地顺应自然规律而动的现象。天地人三才皆需要顺而动,才能豫。作为核心领导,不管是一国之君,还是一个团队的领头人,在拟定规则制度,制定行动方针的时候,都需要顺应人心和客观规律才能做到上下皆顺,若能抓住这个时机,便是成就一番事业的好机会。
豫虽有着美好的意向,但人总不能耽于豫乐,因此豫卦六爻并不像前一般六爻皆吉。
初六:鸣豫,凶。
初六展示的是一副小人得志,沾沾自喜的可鄙形象。
初六居于豫卦最下的卑位,且是个不中不正的小人。但他与九四正应,因此依靠关系而得到上层支持,因而洋洋得意,以至于忘乎所以。
鸣豫,就是稍稍得志就沾沾自喜,自吹自擂,说不定还狐假虎威。这样的行为自然是浅薄没什么出息的,说不定还容易因为太过于张扬而坏事,因此象辞说他“志穷凶也”。
职场上总有这种行为不端的小人,靠关系得到上层支持,偶然得志就沾沾自喜,可见气量小不会有出息。若因此为非作歹,必定会有凶险。
初六亦是提醒我们,人往往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在艰苦的环境中人们总会在不断反省中寻求改变。但耽于安乐沾沾自喜的环境中,人们便容易失去警惕,而在为所欲为中自矜骄横而亡。
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豫卦的安闲喜乐固然是让人向往的,但如果一人沉溺于安乐之中,必然也会导致骄奢淫逸,或是如浅薄的初六一样洋洋自得而完全意识不到张扬恣意必将带来后患。
因此,六二难得在豫乐之中还能坚定操守。六二所以能够这么自律,在于他柔居阴位得正,且处于下卦之中,居中得正使他能坚守自己的意志,不为环境所动,这样的人做事想来目标明确,专注认真,与轻浮浅薄的初六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长久以往,自然是吉的。
能在安逸的环境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上不谄媚,对下不傲慢,不耽于安乐而专注于自己的志向。这样的人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总能如鱼得水,且终究将成为众望所归的人。
六三:盱豫,悔。 迟有悔。
六三以阴居阳位,过中又比邻豫卦的领头人九四,这种状态像极了那些能力不足却与领导关系密切的职场人,他们总是沉溺于与领导的密切关系而自觉地高人一等,但面对领导又是一副迎合巴结的姿态,让人看起来就烦心。因此,《周易》对六三的断词是悔,悔虽说是小凶,不过好过吝。吝是即便知错也不改反生怨怼自然毫无转机,悔则自知若能改便能有所转机。
六三的悔,体现在两点上,一点是对上巴结讨好求安乐,另一点则是对下沾沾自喜,自得自满,这样的人必然会受到周围人的厌恶和鄙视,最终失道寡助。好在六三身居阳位,还保留一丝底线而心生悔意,若真能悔过而改正,或许不至于悔落入凶境。
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 朋盍簪。
九四是豫卦中唯一的阳爻,就如同一个组织中的主心骨,有他在大家便可安心也愿意追随他。但本身九四处在上下卦之交的变革之地,难免审慎而多疑虑。因此爻辞让九四无需犹疑,也不用担心其他人风言风语。
因为九四作为豫卦唯一的阳爻,是唯一能从宏观大局角度考虑问题的人,因此他是以自己的能力获得众阴爻的信任。且就是以阳爻居阴位,行事刚柔并济,众阴爻愿意追随他亦在于他的人格魅力。才德兼具,又有众人死心塌地的追随,此时正是九四实现自己志向成就的时候了。
毕竟有能力,有担当的人上能得上司的信任,下能获下属死心蹋地的追随,这样的胸怀大志必然会有所成的。
六五:疾,恒不死。
六五以阴柔之质处君位君位,可见是个柔弱之君。这里的柔弱是指意志薄弱。从历史上看,一般意志薄弱的君王在太平鼎盛之世大多容易养成骄奢淫逸的习惯,难沉溺于安乐不问国事,一般这种情况下他所主导的国家很快就会走向衰弱。就如同孟子所说的:“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好在六五虽柔居君位至少还得中,又乘刚,让他虽一身坏毛病但还不至于亡国。得中,使他虽然骄奢淫逸,不理朝政,但毕竟中道犹存,道德底线仍在,不至于做出天怒人怨之事。乘刚在《周易》中本是阴柔居上乘凌阳刚的局面,但如今君上不理朝政只能由九四的阳刚之臣一肩扛起国家大任了。这种局面于六五不利,大权旁落,权臣一家独大,君王的权利自然受到影响。但对于九四有利,君上不理朝政,就是九四大权在握,九四又深得民心正是大展宏图实现大业的时候。好在九四是德才兼备的能臣,因此这个局面于国家也并无不利。这不正是当年齐桓公于管仲的局面么。
因此,六五虽然君王有疾,乃个人德行之疾,但乘九四能臣之势,也可以保证国家不衰亡。但关键还在于六五能慧眼识能臣,且在关键问题上还能受道德的约束和能臣的劝谏。
其实,这世间并没有完美的人,是人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关键是,若能正视自己的缺陷,并能及时取长补短,竭诚与人合作,那么一样可以如愿成事。
上六:冥豫,成有渝,无咎。
若说六五是个好逸懒政的君王,那么上六就是个昏聩无度的君主。
上六以阴柔居豫卦之上,过中又不正。居鼎盛之世,却不知居安思危,盛极而衰的趋势,一味沉湎于豫乐之中,因此《周易》称他是“冥豫”,就是耽于豫乐而不知返的意思。
不过当下的局面还不至于太遭,毕竟正处于太平盛世,国力犹在,如果上六能迷途知返,及时醒悟,那么并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这就是“成有渝,无咎”。
但若不知悔改,一路走到黑,即便鼎盛之势又能维持多久呢?这便是“冥豫在上,何可长也”。
豫卦阐释了在安逸豫乐的情况下如何自处的原则。
人生的快乐是人人所追求的,但快乐也需合乎道才不会乐极生悲。
何谓快乐之道?首先便要顺性之乐,便是合时宜,当乐则乐,这就是顺性之乐。其次便是有度之乐,一味耽于欢乐会让人失去警惕性,最终难免乐极生悲。
最后便是要知道,豫卦倡导的愉悦并非外在的物质享受,而是内心的平和与满足。现代人应学会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宁静,追求真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