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铜陵地方党史人员在搜集当地抗日史料之时,离休干部张秀之与有关人员相谈期间,回忆起一段令其终生难忘的经历。
1944年6月21日,临近晌午,铜陵县西垅镇(现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西垅村),伪县保安队经济服务员张秀之跟着几名下乡的伪税务人员一起,正在一个店铺门口与该店店掌柜聊着天。
突然西面街道的拐角处,走来了一队人。
“吆嗨,又抓住了一个!”旁边的税务员张松平眼比较尖,一眼便瞧出了这些人正是县保安大队的兵士们,他一看队伍后面捆拉、拖拽着一名灰衣男子,当即猜到了,那人必是县保安大队今日抓到的抗日分子。
这些天,伪县保安队的二把手吴慕白(保安队队长吴志和的三哥)在董店、西垅大肆搜捕抗日人员,将这些地方的老百姓们,祸害得不轻,仅在董店一个地方,保安队都抓走了好几十人,随后将这些人全都关到了天门山吴家土牢里面。
此刻,见到眼前这个情形,张秀之等人当即了然,随即不再说话,全都将目光盯向了队伍方向。
眼看着不远处的那群人,渐渐逼近,队伍后面的那名男子面目渐渐清新起来,站在店门口的张秀之却突然一愣,下一刻全身都如同坠入冰窟一般,彻骨寒凉。
跟在保安队后面的那名灰衣男子,张秀之是再熟悉不过了。
此人名叫杜华峰,是羊山支部书记。最重要的是,这个杜华峰,是张秀之的接头人,张秀之历来向组织这边所传递的消息,不少都是通过此人来进行交通、传递的。
所有人都知道,张秀之是保安队队长吴志和的铁杆心腹,可谁能猜得出,这个长相瘦弱,文绉绉的算盘先生,竟会是一名我方的潜伏者。
1940年10月,时任铜陵敌后县委宣传部长的张秀之,在回三区传达县委小沙洲会议精神的路上,不幸落入敌手。
被捕之后的张秀之,在敌人的土牢之内,遭受了严刑拷打,虽然敌人对他百般诱供,但张秀之却始终一口咬定,自己就是一个普通村民,大大的良民。
敌人逼问不出口供,又搜不到任何证据,几经传解,只好将张秀之押解到大通司令部。县委领导张伟烈、朱农等同志们得知了张秀之被捕的消息之后,通过各种渠道,发动了全县境内的维持会联名呈保,向敌人呈述:
“此人乃数代务农,躬耕为业,是个好良民,从无越轨行为。”
最后,几名士绅们找到时任兴亚队大队长的吴志和面前,由吴志和出面,最终将张秀之保释了出来。吴志和虽然救出了张秀之,但他对张的身份的怀疑却并没有完全消除。
吴志和对张秀之的态度是,不放回、不放良民证,软禁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仔细观察此人。
就这样,张秀之便被一直软禁在吴府之内,年底吴志和家翻新房子,张秀之给他管理材料、安排杂事,一应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颇得吴志和的欢心。
当月,吴志和生病,张秀之在服侍对方治病之时,假装担忧、大献殷勤,最终打消了吴志和对其的怀疑,博得了对方的信任,也就不再限制张秀之的人身自由了。
其后,张秀之利用告假回家之际,悄悄找到了三区区委书记王明,请他转告县委,他准备离开吴志和,回到地方去。
然而,几天后,张秀之却收到了县委给他的最新任务——长期隐蔽,取得敌人信任,待机展开斗争工作。
后来,在吴志和的举荐之下,张秀之担任了伪江北六百丈任乡长,不久又随吴志和一起去铜陵,担任保安队经济服务员,转给吴志和管理财务经济,是吴志和的铁杆心腹。
在后来的日子里,张秀之多次利用伪政府职员的身份,协助组织方面,营救我方被捕同志。久而久之,张秀之的举动引起了吴慕白的怀疑,但甭管吴慕白怎么提醒吴志和,吴志和都是摇头否决。
“你说老张有问题?不可能是他,经常保释犯人的那些人,都是大通维持会的商店老板,你莫要瞎猜,张秀之在我面前蹲了这么多年,我还能不知道他?他是一个老实人,要是他是抗日分子,我早就把他杀掉了,还能让他活到今天?”
眼见吴志和就是不相信自己的话,吴慕白最终也只得摇头哀叹:
“老四(指吴志和)也不知道吃了张秀之的什么迷魂汤,看不出来这人有问题,别让他哪天犯在老子的手里,不然非要杀掉他不可!”
眼见杜华峰被拖拉着走过来,张秀之的心不由地悬了起来,杜华峰十有八九,会被这些兵士们带到吴慕白那边,吴慕白这个家伙,性情暴戾,手段残忍,讲杀人就杀人,一旦杜华峰被带到吴慕白那里,随时都有被拖出去杀掉的危险。
同时,张秀之还在考虑着一个风险,那就是万一杜华峰受不住吴慕白那边的酷刑,最终招供了,那自己可就要全暴露了!
怎么办,不能让杜被押到吴慕白那边!
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张秀之想到了一个人,那人就是吴志和的叔父——吴守富。
张秀之随后转身离去,拐过一道弯,便随即狂奔起来,一口气跑到了吴守富的家中。
吴守富这个人最重乡情,一听说同乡杜华峰被捕,在张秀之的劝说下,吴守富最终起身,跟着张秀之一起,赶到了城门口,最终将杜华峰给拦了下来。
“将这个人先关到村公所,大伙儿也都赶了这么长时间了,歇一歇脚,也不妨事。”
在吴守富的劝说之下,杜华峰随后被关在了村公所内。
当夜,吴守富领着几个商贾们,以杜华峰同乡的名义,买了些礼物,前去找吴志和求情。
最终杜华峰被释放,此番危机最终弥散!
感谢阅读,我是,聊小众历史,不一样的草根故事,本文是革命珍闻录(第三辑)——第720篇,欢迎大家关注,翻阅下面合集内的往期精彩内容,欢迎评论、转发,共同弘扬正能量,谢谢大家。
参考资料:《铜陵文史资料》,张秀之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