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以“懂车更懂你”为主题的上汽之夜在上海黄浦江畔举行。活动回顾了上汽集团70年发展历程,并发布了未来在智能驾驶、个性化汽车、安全技术及全球化布局等领域的战略规划,展现出中国汽车工业从规模领先迈向全面领航的决心。
从1955年上海内燃机配件制造公司成立,到凤凰牌、上海牌轿车诞生;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合资合作,到10年前提出“新四化”(电动化、智能网联化、共享化、国际化)理念,上汽始终扮演着行业变革的推动者角色。如今,其产品已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用户达9400万。未来五年,上汽将聚焦“技术平权”,通过智能驾驶普及化与个性化出行服务,重构产业价值。
智能驾驶:从L2++到Robotaxi规模化
上汽明确,智能驾驶技术的普惠是未来核心方向。当前L2++级智驾系统已成熟应用,L3级即将落地,L4级技术则加速推进。值得关注的是,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将在五年内实现规模化量产,推动出行服务从“拥有车辆”向“按需使用”转变。用户无需担忧停车与保养,智驾服务将更平民化。
为支撑这一目标,上汽联合Momenta、地平线、华为、大疆等技术头部企业,构建全栈式智驾架构,并推出可兼容多元技术路线的智驾方案。同时,通过AI与智舱的深度融合,车辆将根据用户驾驶习惯、语音指令及环境场景,提供个性化交互体验。
安全底线:重新定义智能汽车安全标准
上汽强调,安全是技术普惠的基石。其通过三大维度构建安全体系:车身安全方面,采用全球最高标准打造高强度车身结构。主动安全方面采用自研ADAS、VMC等技术,实现“不会撞”的主动防护。在冗余控制上,使用主被动安全结合,应对极端情况,达成99.999%安全保障。此外,电池安全标准高于国标30%,累计交付50万台的“魔方(参数丨图片)”电池实现“零自燃、零热失控”。
个性化时代:从软件到硬件的进阶
上汽提出,汽车将分两阶段进入个性化时代:首先在软件个性化方面,车辆成为“第三空间”,通过AI生态软件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此次,硬件个性化方面,电子电气架构升级后,硬件模块可自由拓展,覆盖家用SUV、越野车、跑车等全品类。
为适配用户需求,上汽银河全栈座舱3.0系统兼容鸿蒙、安卓、iOS三大生态,实现语音识别率近100%、控制延时低于150毫秒,并支持手机、手表等多设备无缝互联。
全球化与产业链布局
上汽以“GloCal战略”(全球化思维+本地化行动)拓展海外市场,同时整合研发资源,加速线控底盘、电子架构等技术落地。其自研的VMC线控底盘技术已应用于智己汽车,第二代产品计划2027年面世。在产业链端,上汽通过设立芯片基金、布局Robotaxi运营(累计订单26万单),巩固技术自主权。
用户需求驱动产品迭代
针对用户关注的节能、安全、智能化等需求,上汽推出DMH混动系统,热效率达46.3%,实测续航超2200公里;智能“全家桶”则整合L2+至L4级智驾、跨平台智舱及线控底盘功能。此外,通过线上平台收集用户反馈,将其融入产品定义,实现“用户基因”前置。
结语: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出行生态,上汽正以技术平权与用户共创为核心,推动汽车从工具向“伙伴”进化。在智能驾驶与个性化浪潮下,中国汽车产业的全球领航之路或将由此展开。